松子毫无征兆高烧39摄氏度,像往常一样,我给他准备了美林,吃下去烧大概就像前两次一样退了。但是他却与往常不同了,紧紧闭着嘴巴,拒绝美林,无论我是兑到水里,还是兑到奶里,还是兑到酸奶里,一律拒绝。
话说我一向秉承着“吃药看缘分”的理念,孩子不愿吃药从来不会强灌,来个温水浴或者是温水按摩孩子也是受用的,而且能够加速蒸发,达到降温作用。那就先温水按摩一下吧,手蘸着温水给孩子按摩后背、额头、腘窝、腋窝、颈侧和腹股沟等部位,他看上去很享受,微闭着眼睛,张着小嘴,呼呼喘着,让躺着马上躺下,让反面马上撅着屁股趴下,让抬胳膊就投降,配合很默契。但是体温却是不降。然后温水泡澡十分钟,体温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摇。
体温如此顽固,我这个学医的中年老母亲也不能淡定了。马上拿出美林,准备硬灌,奈何家里只有我一人,松子又非常抗拒,我只能用在儿科学到的固定孩子“必杀技”——双腿固定孩子下半身尤其是膝盖,两臂夹紧孩子胳膊,两手固定住头部避免乱晃,将药液从一侧嘴角沿脸颊慢慢倒入,避免孩子呛咳将药物吸入肺中,造成吸入性肺炎。
药终于咽下去了,松子哭得撕心裂肺。我松开他,要抱抱他。他哭泣着推开我,自己蹒跚走向阳台,边走边“哇哇”哭。在他快要到达阳台时,我在后面轻轻喊了一声“松子”,他听到之后尖叫一声飞扑到阳台栏杆上,抱着栏杆跪下,看着我嚎啕大哭,眼神里有哀求,有惊恐,有拒绝。
松子哭得抽搐,眼泪顺着面颊滴滴答答落下,他抱着栏杆,无暇去擦,含着满眼惊惧看着他最亲近、最喜欢的妈妈。阳光笼罩着他,在地上投下小小一团阴影,那团阴影随着他的抽搐在晃动。他的发根出了一层汗,两鬓未脱落的软软的绒毛渐渐成绺。
他望着我的眼神让我的心揪着疼,我可怜的松子。我坐在不远处的地上,摊开手对松子说:“妈妈手里什么都没有,妈妈不给松子灌药了,妈妈对不起。宝宝让妈妈抱抱吧。”反反复复说了几次,松子才试探着走进我的怀里,确定我踏踏实实抱着他的以后,才紧紧地搂着我的脖子抽噎。后来又去药店买了退烧栓,松子不是很抗拒,用起来效果也很好。
因为美林闻起来是香甜的草莓味,我以为爱吃糖果的孩子也会喜欢吃美林。直到有一次我自己发烧,吃了松子的美林,美林初入口时的确香甜,但是下咽的时候特别呛,又好像有细细的沙子划过喉咙。怪不得松子越来越排斥美林。
这件事过后,我想这可能会成为以后亲子的日常吧,就像好多父母跟孩子那样。我没有尝试过美林,就认为它又美味又退烧,孩子发烧就应该吃。孩子拒绝吃,我就要灌,这是为他好。在未来几十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我还有很多事情觉得是对他好,而逼迫孩子去做或者不做,比如上学、培训、恋爱、工作、结婚、生子,就像父母对我做过的一样。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很多事情好或者不好,孩子应该接受或者拒绝,但是却没有设身处地的用孩子的感受去考虑,也没有想过是否是适合自己的孩子。
经过美林事件,我想以后再给孩子做选择之前,避免先入为主,只想象着对孩子好或者不好,应该也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一看。其实我们也是从孩童成为父母,更能鉴别哪些行为是孩子深痛恶绝,而父母却口口声声为孩子好。并不是提倡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要找一个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方法,防止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心灵受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