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购买了一份商业保险,代理人小陈说因为怀孕要去医院产检,不能及时送保险合同过来,她拜托了同事今天送来。
下午这位同事把合同带来了,她齐耳短发,肩膀上随意搭着拼色围巾,鲜艳而不骄俗的和黑色大衣搭在一起,时髦又美丽。她微笑着向我解释着这份保险有什么作用,保障的范围。还说带了公司的小礼物给我,带有公司logo的“福”字,对联,台历等。她兴致勃勃解释了这个“福”字从不同角度看,具有多层内涵……言辞里溢满了对这工作的喜爱,这让有些职场倦怠的我感受到了她对工作的满腔热情。
我被她的滔滔不绝感染了,不禁感叹说你们企业文化真好,你们的服务也不错。
“对了,这份保险还需在手机app上签字确认。”她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
“我办理的时候看过了,不需要在手机上签字吧。”我诧异地说。
“现在改变了,需要了。”她微笑着淡定地说道。
为了使事情快捷完成,我把手机递给她,让她去找签字的页面,我只管签字就行了。然而在那一瞬间我无意瞥见她熟练地找到了保险客服经理那页,快速地把小陈的名字更换成了她的名字。然后又若无其事地在找签字确认的地方,找到保单签收的页面,发现系统提醒没有要签收的保单。她露出诧异的表情,疑惑地说到:“奇怪了,我记得有签字确认这一项呀”,然后又立马拍一下脑袋,“哦,哦,想起来了,是在合同上签字,在合同上签字,我和其它的合同混淆了……”
顿时她刚才在我心中温暖的形象,垮塌了。客服经理由小陈的名字更改为她的名字,那以后我购买的任何保险都归她提成,而不是小陈。她更改时咨询过我吗?她考虑过怀孕中的小陈吗?她只是过来送合同,却打着挖人客户的算盘?
后面的谈话我不知道怎么敷衍过去的,满脑想的这人为什么会这样?
思绪不禁飘到了那天总经理让我找一份项目环评报告。负责该工作的人离职了,具体资料放哪儿我并不清楚。在同事的资料柜翻来覆去找了半个小时才像发现宝贝一样找到了,顿时另外一个同事跑过来从我手中抢过资料说,对,就是这个,然后大声说:李总,找到了。我笑着说,你拿去给李总吧。她拿着资料赶紧跑向了领导办公室……
无意想到了朋友那天分享的故事。同事和她商量两人合着写一篇论文,结果在这过程中,同事太忙没怎么参与,都是朋友查阅资料熬夜写论文,只是文章发表方面是同事操心。结果拿到刊物时,朋友惊呆了:第一作者居然是同事名字。后来同事向她解释,他太需要这篇文章了,因为工作年限够了,就差文章评职称,考虑到朋友工作年限不够,也没有这种紧迫感,所以就第一作者写的自己名字……朋友说她气愤的是同事没有做任何沟通的前提下,就直接把自己写了第一作者,顿时有种果实被掠夺的愤慨,以后再也不想和他合作了。
职场就像一场饭局,在饭桌上有人会照顾到每个人,给这人递纸巾,帮那人盛饭,有人只顾着吃,在这盘菜里找找,在那盘菜里翻翻,把喜欢的菜转向自己;有人用满杯的酒赤诚敬人,有人用满杯的水聪明回敬。其实在这过程中,以后和哪些人怎样交往,每个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备注:2018年1月30日修改,调整了部分词语顺序,增加了保险合同员的签字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