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自信+热情。仔细看这两个词,审视了一下自己,发现也只能是某个阶段才会是心理健康,因为我不可能时刻保持着自信和热情啊。
一个人的自我,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关系,另一方面是动力。
所谓“关系”,就是我和你;所谓“动力”,就是我和你之间的能量表达。如果你还记得小学语文的知识,也许就会发现,这不就是造句的基本结构“主谓宾”吗?“我”是主语,“你”是宾语,而动力就是谓语部分。
“我”还可以视为“自体”,“你”可以视为“客体”。
基本结构:自体+动力+客体。
从老师的分析来看,当活力能够滋养自体时,就是自信;当活力能够滋养客体时,就是热情。
我常常被朋友认为是一个热情以及经历充沛的人,尤其表现在能和相熟或者并不相熟的人都侃侃而谈,这确实是有时候满足了我的全能自恋,后来我才发现,这种行为的另一方面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感。通过不断的找话题去弥补交谈过程中出现的力不从心。毫无疑问,我是一个缺乏活力的人,尤其是过去三十多年里,一直循规蹈矩的活着,尤其对自己十分苛刻,直到从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意识的变化。
今日得到:
科胡特认为,一个人如何感知自体和客体,有四个水准:
自信和热情,也就是活力能滋养自体,也能滋养客体,或者说,善意的能量可以在自体和客体间流动;
夸大性自体和理想化客体,也就是把自体和客体的好都夸大了;
疑病症和可怕的神,觉得自体虚弱,认为客体是敌意为主;
自恋妄想和被迫害妄想,认为自体到了神的级别,认为客体是坏的,并且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