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从丽江回来后,不久,网络上爆出很多关于云南不好的新闻,不敢妄断什么,希望它,仍是你心中所向往的一隅土地。

有歌唱过,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我从远方赶来。

没有马蹄,没有丁香。

满携风尘。

遇你,幸会。

part 1

客栈有只阿拉斯加,叫smart,两道白眉,看起来特别逗比。古镇安逸闲适,狗狗们除了晒阳光,就是晒月光,偶尔吧嗒着舌头朝你笑,社会经验为零的它,觉得每一个人都很友善,看见我们来了,便跑来蹭蹭。

不过,smart可是个有原则的狗,从不进客人房间,我们进屋,特意没关门,它就蹲坐在门槛外,眼巴巴的朝我们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方街,第一次听是在新闻联播里,觉得好听,后来便引用到写的故事里,也算缘分,没有刻意去找寻,古城巷尾互穿,也许经过,也不自知。

晚上路过大冰的小屋,外面围着许多人,多是年轻人,我扒在窗户上,不到20坪的小屋,挤了满满一屋人,人多但并不杂乱,眼里发着光,多半是看过大冰的书,向往着书中那些扉页,真实或虚假。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人说,伪文青。

遥远的你来这里,想必走进梦里的,也许也是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愫节。

你有诗,你有梦,你有故事与人听。

丽江本就是一种情怀,民谣则是一份暗涌着的悸动,无关青春,无关老去。

小屋里,歌手坐在榻上弹着吉他,隔着窗户听不见,聊着故事,还是说着话?

看着,就很美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清晨的丽江,少了纸醉金迷,有一种巷院深深的古老,特意选择这个时间去寻觅。

青石板。

流水小桥。

苍旧巷壁。

有人迷失在小巷里,偶遇不同的你。

图片发自简书App

part2

去玉龙雪山的时候,同车有两个广东人,司机据他多年的经验,说怕他俩有事,吓得他们多买了一瓶氧气。

我觉得自己完全OK。

途遇蓝月谷,不大,却醉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玉龙登顶,4680,感觉还行,下山到4506准备坐大索道,特别豪迈的把剩下的氧气瓶扔了(心痛+1),排队的时候,慢半拍的高原反应却来了,我一挥同伴的肩膀,宝宝不行了,快,帮我借一口氧。

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啊,赶紧吸了一口氧,瞬间回到新世纪,后来抱着一帅哥支援的氧气瓶,一路狂吸。

坐索道,好开心,可以下山了,可是,还有惊喜呀。

索道利索的滑了一截,没错,就停了,我以为是固定节目,接着广播里说,因为风大,缆车暂停行驶,请不要惊慌。

我没有惊慌,我只是一边吸着氧,一边想起了韩红唱的天亮了。

风吹得呼呼的,缆车一直荡,同行的一个妈妈开玩笑,指着她的俩孩子,要不是有这两个拖油瓶,我们早就下山了。

小女孩奶声奶气的问,妈妈,什么是拖油瓶?

逗得大家笑不停。

体会了3D环绕式的缆车荡秋千,终于落地了,感谢玉龙雪山,让我知道了我不适合高原生活。

part3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说,丽江是一杯浓烈的鸡尾酒,热情、奔放。那么,大理像刚发酵好的酸奶,多了一份淳厚。

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无一不风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洱海骑行是一件特别酷的经历,为了践行低碳出行(其实是不会骑,小电摩更拉轰),我的座驾是小粉,自行车。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环海骑行线,我们从双廊骑到小普陀,路旁便是大片的洱海,有风吹涟漪,有船拥洱鱼,一镜到底,连山,连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公路上车不算多,骑着小粉,完全像脱缰的野马,吹啊,吹啊,我的骄傲放纵。

骑到半路,一只超大的阿拉斯加蹿出来,陪跑了几百米,简直不要太拉风,最后主人用电摩把它拦下来了。

客栈有个露天阳台,洱海衬着,白桌子,白椅子,还有那一地花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豢养了霾,还好,晴朗开在这里。

你好,大理。

再见,云南。

后会有期,云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