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云南,且在云南生活了十几年的我,竟然不知道云南是茶乡。
第一次接触云南的普洱茶,是大学刚毕业的第一年,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一家国企工作。作为行政部门的新人最早学会的一件工作小事就是开会的一边做会议纪要,一边给领导们添茶倒水。
办公室里有一个编织袋装的散茶,每次抓一大把放进大提壶里,倒进滚烫的开水,然后把第一遍的茶水倒掉。冲泡第二遍的茶水,装在一个小一点的壶里,分别给开会的领导们杯子里添上。但是至少有一半的人都不喝茶,选择和白开水。原因是胃不好,或者说茶喝多了容易饿,开会时间长耐不住。我不喝茶,也不知道我每次给大家泡的茶是否太浓太苦。
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候在景洪喝的叫做毛料,就是还没有被压成饼的茶叶原料,是最生涩的茶。既无压饼存放,也无年份讲究,严格说来都不能算作普洱茶。
因为喜欢文化类的企业,误打误撞进了一家茶文化培训机构工作。这里也是茶楼,专做普洱茶,所以好茶很多。这才是我真正了解茶、喝茶的开始。我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泡在茶书里,不论是历史、文化、专业技术、美学、生活指南、旅行手册,古文、外文也不管,只要是跟茶有关的书,我都会拿过来读。为了每天微信上的内容,还要找大量的网上的二手资料来编辑,不懂的地方就问同事——专业的茶艺师。她们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普洱茶的小专家。
接触到普洱茶后我才真正找到生为云南人的自信:
云南有非常好的气候条件和无污染的自然环境,茶树营养丰富且纯净无害;茶叶的悠久历史,让云南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茶叶是重要的文化传承的载体,让偏远的云南与传统汉文化核心圈有了深刻的联系。现在普洱茶的接受程度很高,越来越多喜欢普洱茶的朋友深入到云南的茶山茶园,他们珍惜这片净土,打心底里热爱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
作为云南人,我又怎能不自豪。曾经让我感到自卑的经济文化落后、不思进取、狭隘小气的云南印象,被茶改变了。
我最常喝的茶是普洱熟茶。第一次被熟茶吸引是因为有茶艺师在旁边泡一款老熟砖,我被一股特别的熟茶香气勾过去了。后来每次茶会、品鉴会喝到好的熟茶都爱不释手,总是希望有机会多喝一点。
喝熟茶的感觉就是身体暖暖的,会微微出汗,有点像喝米汤的那种饱满的感觉,口感顺滑细腻。或许因为我是一个体虚,常年手脚冰凉的girl,所以现在每次闻到熟茶那股特有的香味,都会有一种内心充实、安稳的感觉。
后来的办公室有茶水间,有功夫茶台,工作间隙练习泡茶,和同事边喝边聊聊天,成了我的日常习惯。泡茶的这点功夫也没有浪费时间,而是让自己的大脑得到休息,转换思维,回到工位上又能精神饱满的做事。
从去年10月开始在成都工作时间比较长,在办公室喝茶不方便,就买了一个玻璃茶具,只要能茶水分离就行。由于水温不高,每次泡熟茶都感觉没有泡出味道来。
前几周回昆明的时候,收拾了一下家里的茶具,拿出去年在建水买的紫陶壶一个人泡熟茶喝。好久没用壶泡茶了。其实用壶泡熟茶,才能泡出它的醇香,体验到熟茶最好的状态和口感。壶比盖碗好用太多了,还不容易烫手。
还是那款钟爱的熟茶,14年才上市,15年初买了一提(七饼)当做日常饮用茶,喝了整整一年。没想到这次喝,口感特别干净醇和,喝到最后居然有点甜甜的味道。要知道我去年买的时候一饼茶的价格70元都不到。我觉得一百以内又非常好喝的熟茶已经算是非常有性价比的茶了。357克的一饼普洱熟茶,够我一个人喝三个月。这比起一百块一瓶的红酒和一百块一袋(100g/50g)的咖啡豆,喝的时间要长得多。
我逛过那么多茶店,喝过那么多装逼的茶(20多万一斤的茶我也喝过,喝完一脸懵逼,脸上两个大字:不懂!),居然就被几十元的廉价熟茶给收服了。
以后再有人跟我说他四千块买的一饼熟茶有多宝贝,我只回他一句“呵呵”。
二师兄喝茶也是从熟茶开始。还记得以前约会的时候,他没话找话跟我聊茶,最后默默的听我讲了两个小时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再后来就跟我一起喜欢上了喝熟茶。就这耐心我也觉得嫁给他挺值的。
熟茶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影响睡眠,还能调理肠胃。我和二师兄晚上下班回家,洗漱完后,就喜欢坐在阳台喝茶、看书、聊天、吹吹凉爽的晚风。喝完茶正好舒舒服服睡一觉。
任何喜好都不能贪。喝茶也是。喝茶利尿,晚上喝多了半夜肯定要起夜跑卫生间。生茶喝多了心率加快,会心慌气短;熟茶喝多了血压降低头晕脑胀。当你觉得身体有不舒服的反应的时候就说明饮茶过量,需要休息或者多吃甜食缓解症状啦。
喝茶不是装逼,喝茶真的只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已。我喜欢无印良品的理念:这样就好。一分钱买一分货。无需华而不实的附加功能,恰到好处的满足我的需求,没有一点点浪费,恰如其分的价格,就是我的最佳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但懂取舍,好的生活未必贵。
熟茶虽好,不要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