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如题,这是一位朋友曾经问我的问题。他的原话是:“长期阅读真的能改变自己吗?”
言语中,他似乎在质疑阅读的价值。
作为一个爱阅读的人,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我认为,阅读是否能改变自己,并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阅读是否引发了你的思考,并促使你付诸行动。
现在,很多人在看待阅读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一种极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将其归结为“书读少了”,好像阅读是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
另一种极端则是认为阅读只是“掉书袋”,毫无用处,还不如去刷题、研究赚钱之道。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过于片面。
阅读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无用的。
在我看来,它和其他爱好一样,比如打麻将、旅行、跑步、打球等,都是一种兴趣爱好,一种消遣方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并无高下之分。但阅读与其他爱好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能够引发思考,进而影响行动。
如果你希望通过阅读来改变自己,那么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改变什么,以及希望通过阅读获得什么。
是技能、知识、情感共鸣、逻辑思维,还是其他方面的提升?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学习,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行动中。
很多时候,改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阅读,而在于是否发现了问题,并且是否真正付诸行动。
如果只是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却不将其落实到行动中,那么再多的阅读也毫无意义。
归根究底,阅读只是是一种工具,一种能够激发思考、拓展视野、丰富内心世界的工具。
能否通过阅读改变自己,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将书中的知识与思考转化为实际行动。
回到最初的问题:长期阅读真的能改变自己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这种改变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需要你在阅读中不断思考、实践和成长。
阅读的价值,不在于你读了多少书,而在于你是否通过阅读,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爱阅读并不是一件多牛的事,不爱阅读也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世间爱好那么多,选择你喜欢的并能从中得到启发、滋养你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