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数人一样,我读到海子是在高一语文课本里。
预习时,它只是一首需要"背诵全文"的现代诗。
上课时,语文老师用她时而铿锵时而低徊的音调朗读全诗,掩卷时眼角竟泛起泪光来。
课后作业是一篇读后感随笔,没有主题限定,自由发挥。我一遍遍把那几行文字默念,用有限的人生经验和阅读思考,完成了那篇品读随笔。次日的语文课,老师说写的很好,于是将它摘出来,读给全班听。
内容已经记忆模糊,只有最后的总结观点记得分明,大意是海子选择了早早于山海关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生命是一个圆圈,他年仅25岁的生涯只是半满,但他运笔如花构筑的那个诗情画意的世界,则圆满了另一半。
有的人活了很短的时间却被人记了一辈子,有的人活了许久,葬礼上却无人哭泣叹息。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公园前我们太小,公元前我们还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谁见过,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晒晒太阳
...
后来读了很多海子的诗,收集他的资料,越发爱他字里行间的赤诚,热烈的情感,美好的期盼,也无数次想象,写出这样温暖的充满想象力文字的人,到底拥有怎样有趣而丰盈的灵魂。
也是那时期开始,受那位语文老师的影响,我对文字和文学有了偏爱,开始投入精力去写东西,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个爱好,陪我在无数个顺境逆境里徜徉。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今天在职场奔波忙碌的自己,收到海子逝世30周年的纪念文章弹出,心有戚戚焉。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动全城的时节,海子离世30周年,无数去海边打卡,配文"面朝大海"的人,早没了那份诗意的心。甚至,今天的自媒体推文也出现一些打击"伪文青",高呼不是真爱别煽情了的卫道士。
凤凰读书用了一个隐秘而孤独的背影,这样的标题来纪念海子。
我觉得很合适。
很难想象,在价值观和选择如此多元的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却越来越单一化。
读诗,是文青,成为小众的,非主流的现象,和前几年大热的民谣风一样,被"卫道士们"嗤之以鼻。甚至一年364天是俗人,就不可有一天用来不俗,用来"诗情画意",若怀念一位优秀的,天赋的诗人,便有跟风,装x的之嫌...
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想来,最深处的孤独,并非一个人,而是明明置身人群中,却没有人回应,不被理解,甚或连基本的宽容都没有。
北岛在《波兰来客》里写: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今天,还是这个样子的感受,那个读诗谈论文学,提起喜爱的作者会流泪的年代也正和海子一样,背过身去,远离尘嚣了...
其实我们纪念海子,怀缅的又不止是海子,还有海子的诗歌,海子的情怀,以及他对美丽世界的祈愿。
这个祈愿不是一天,也不是一些人能完成的,而是靠每个人。
今天,我还想再读一遍这首经典,不仅因为它经典,还为海子永远隽永而真挚的情感——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