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文,可迟迟没有动笔,我怕自己还没写完就会哭出来。对于这样真挚美好又伟大的爱,又总想写一写。
有一位儿子叫杨乃斌,他说:“从小,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他们说,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我母亲不甘心,为了能让我说话,十六年,五千八百四十天,三万四千五百六十个学时,始终陪着我。他们说,你就是一个奇迹。我说,奇迹的名字叫作母亲。”
这位母亲就是陶艳波,她说:“教育乃斌是我一辈子的职责。一个母亲,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只是坚持走的路比别人长一点。”
这段感人对话并不是出自某段戏剧,而是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母亲用十六年的坚持和陪伴成就了儿子考入重点大学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她给了孩子面对这个世界的信心和能力。她放弃了她原本的生活,选择和儿子一起面对困难,这条路一走就是5840天。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尝试过30天坚持去做某件事,我尝试过却没有坚持下来。可这为母亲十六年如一日,想来也只有母爱才能有这么大的驱动力吧。
儿子拍毕业照的时候,系主任对她说,杨乃斌的妈妈,我觉得你很有资格,也跟着我们一起照张相吧。
她确实很有资格,在儿子成长的道路上,她几乎是一直在前面跪着铺好砖,然后鼓励儿子向前走。
杨乃斌是不幸的,命运夺走了他的听力,给了他一个安静的世界,在这个特殊的世界里,降落了一位天使——他的母亲。而在她的人生道路上,儿子就是她的丰功伟绩。
绝大多数的母亲都是这样,为了孩子吃再多苦,牺牲再多,也不觉得。
我见过许多原本很时尚,相当注重外表的女人,在做了母亲后变的开始亲近自然和随性,素面朝天代替了精致妆容,不修边幅代替了衣着考究。
早晨叫起她们的不是梦想,也不是闹钟和尿意,而是孩子的第一声啼哭。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我有个同事,属于那种只要不化妆就绝对不出门的人,高跟鞋和口红是她的标配。她还经常教育我们,女人就是要每天都美美的,不要活的那么粗糙。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她变了。原本为了遮脸上的瑕疵和痘印,总是抹厚厚一层粉底的她,居然不抹粉底了,眼影睫毛膏也不涂了,连最爱的口红和高跟鞋也不见了踪迹。后来心爱的齐腰长发变成了齐耳短发。
我才知道原来追求美已经病入膏肓的女人也是有救的。良药就是让她做一回母亲。
刘瑜曾说,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什么“伟大”。
母爱就是这么无私,不求回报,付出的再多也觉着亏欠孩子,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即便给了孩子宝贵的生命和来这个世界体验的机会,也觉着是自私的。
无论子女10岁,20岁还是30岁,在母亲眼里永远都是孩子。
作家王恒绩写过一篇关于疯娘的故事,那是个悲惨的女人,在众目睽睽下小便足以说明她神志已经相当不清楚,行为举止也严重脱离了正常轨道。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也懂得爱自己的孩子。只要是关于她儿子的事,她都表现的很清楚。在孩子被奶奶打,被同学欺负的时候,她会挺身而出。在孩子叫她娘的时候,会开心地笑。最后为了摘几个孩子爱吃的桃,讨孩子的欢心,不幸坠崖身亡。连医学专家也无法解释这神奇的原因。
就像杨乃斌说的,奇迹的名字叫作母亲。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一个孩子因为母亲不小心打扰了他玩游戏,居然大打出手。我很想问问他,孩子,你怎么下得了手?那可是生你养你的人,哪怕有一天全世界的人都背叛了你,她还是会站在你身后,因为你是他的全世界。
母兮鞠我,拊我,育我,长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报。
母亲的恩情大于天,无论如何都报答不完。在我们和母亲重叠的生命中,耐心多一点,脾气少一点。
你是否还记得,那年和母亲走在一起,她比你高了足足一头,现在和母亲并肩站着,她踮起脚也没你高。
时光可以改变很多,她的背佝偻了,皮肤皱了,头发也花白了,唯独一颗爱子女的心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