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生长痛
今天是弟弟的生日,不知不觉小可爱已经两岁了。
最近这两天,每天晚上他都时不时会哭,会说这里痛,那里痛,大部分痛的地方是白天不小心磕着碰着的地方。有时候他也会说腿疼。这种痛在这几天特别明显,包括昨晚我们正睡得酣的时候,他开始哭了,一发不可收拾。我在想这就是所谓的生长痛吧,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撕扯的痛,这种痛可能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却始终与成长如影随形。每一个坚持追逐梦想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吧。每一次痛,每一次拉扯都会让追逐的脚步更加的坚定。我们一直都在路上。
原子微习惯1:复盘
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每天的想法会很多很多,如果我不做梳理,不做记录,大部分想法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复盘对于我而言一方面是梳理,另一方面是记录和反思,让我能够清晰的看见每一天,看清来时的路。
然而,复盘是我无意中开始的一项微小行动,到今天已经坚持快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中,我几乎每天都有在做这一件事情。有的时候,我的想法会多一些,我就多写一点。有时候想法少的时候我就少写一点点。有的时候因为要早点带孩子睡觉,我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完成前一天的复盘。但,我没有因为这一天的不及时而选择向内攻击,觉得自己不够坚持,从而选择放弃。相反,我很接纳这一种状态,也正是这种接纳让我坚持到现在。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在我的影响下,有几个朋友跟我说,他们也在坚持做复盘。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好像多了一份意义。
新年的时候,我们都喜欢立flag,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如果这个flag够大,够吸引人,我会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但是,往往一个好的开头,却换来一个不那么好的结果。因为自己定立的目标不够贴合实际,于是总会半路夭折。所以经过过去这行动状态起起伏伏变化,对比这两个月的微小行动,我越来越明晰一句话,“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原子微习惯2:绘画
已故的科比说过一句话,你见过凌晨四点的纽约吗?过去这一个月,我经常会在清晨五点半醒来。一个人披一件外套,坐在客厅里面画画。经常一坐就是一个小时。
画过秘密花园的朋友会清楚,彩铅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情绪宣泄的方式,因为坚硬的笔尖会与纸面形成一种摩擦,这种摩擦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回应。于是你无形之间就在这个绘画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情绪的流淌,所以,我总说无论我们会不会画画,只要我们想画,就去画吧,因为绘画是很滋养人的一种方式。
当然,我也有很多次被孩子打断,再重新躺回到床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很郁闷,因为好不容易早起,就被孩子给破坏了,心情会很不美丽。但是,第二天早上,我还会尝试早起,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干脆选择继续睡下去。
原子微习惯3:健身
以前我会觉得节日对于我们而言就需要放松,就需要休息。所以,我会在假日和日常中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但是,我知道,其实很多人,比如很多有结果的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在某个赛道上持续精进自己。别人越是休息的时候,就像周末,就像过年的时候,他们越能够保持清醒,持续行动。
今年这个年对于我而言其实是比较特殊的,我第一次要上班到大年二十九。我原本觉得自己会很难接受,但是我看看身边的留校的学生,年纪轻轻,就已经非常清晰自己的目标,非常明了自己未来要往哪里走。所以,在其他人休息的时候,他们仍旧在非常认真的做实验。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前是有多么不努力,然后我会鞭策自己,向他们学习。
昨天,我和姐姐上完了今年最后一堂拉丁舞课,姐姐的老师不断的跟我说,她进步好大,以前上课眼睛到处瞄,一点都不认真听老师讲,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她很开心的收到了老师给她发的奖状,一张是进步最大奖,一张是优秀奖。我的内心不由的为她感到开心。我知道,她不会像我这样,她跟我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她会比我走的更远。
我们做了什么,身体会很清晰的知道。坚持瑜伽,坚持跳舞的结果是,我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打开了,越来越舒展了。上周,瑜伽老师带我们做一个动作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的小腿内侧肌肉被撕扯的很痛,但是我看到自己的身体突破了以前的极限,甚至有一次在办公室我尝试做下压腿,我感觉自己离劈叉也不会很远。身体是有记忆的,我希望自己能够在40、50、60甚至是80岁的时候依然有一颗年轻的心态,有一副轻盈的身体,就像我在上课时遇到的那些大叔大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