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忆:赶集的那条泥巴路

凌晨六点钟,天微微亮。

火车行驶到了武昌站,还有两个钟头,就该到信阳火车站了。

我也该下了这趟归途的车。

昨天一夜,挣扎着也算是睡了一夜。火车没有高铁那么时间短和舒适,但也旅途快乐,勾起了很多的思绪,可以有时间去慢慢思考。

列车行驶中穿越过城市,也经过村庄和广阔的田野。

看着广袤无垠的大地,还有一排排的小房子。不自觉地回想起了小时候的时光。

那时候,我家还在乡下。没有自行车的时候,和小伙伴一起走路步行一个小时左右到镇上赶集,逛个几个钟头,买上自己想买的东西,然后再用一个小时左右走回去。

虽然路途都是走泥巴路走回去,那时也不觉得累。反而一路上走着嬉闹玩耍就到家了。回忆起来满满的童年快乐。

后来就大一点学会了骑自行车,宽大发亮的柏油路也修好了。大家就一起骑自行车去赶集。我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骑自行车赶集路上,紧张到撞到人。虽然不是很严重,也是很深刻的记忆了。

后来骑自行车的技术越来越熟练,没有撞到人了。然后从步行走路赶集的泥巴路,也转换成了宽广发亮的柏油马路了。

渐渐地,那条充满着童年回忆的泥巴路消失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直接搬到镇上居住了。那条泥巴路根本不再走了。

泥巴路边的村庄人们也都渐渐搬走了,曾经的泥巴路,荒草丛生,往日的模样早已不复返。

已经记不起来了多少年走那条泥巴路了。至少有十年了吧。

想着小时候赶集的马路,思绪也把我拉到了一个关于"老爷爷"的记忆。

那时候我应该有八、九、十岁的样子,经常背着小我7岁的弟弟在村里转悠玩,那个老爷爷很和蔼,经常逗我弟弟玩儿。他家里的老奶奶也很慈祥,传统的家庭妇女的样子。

老两口就住在独生儿子旁边的一个小屋子里。从不与儿子合住,即使那时候在乡下。挨着儿子屋子旁边,一大间屋子老两口住着。平时就养羊放羊维持生活。

常年的记忆就是他们家的羊。一年总会有几次小羊降生的日子,他们家的羊也会从两只多几只。然后又卖掉,少了几只…

生活反复,羊只也增增减减。

他家门前还有一颗很大的桑树,每到桑葚成熟时,老爷爷都会摘好洗干净,等我们去玩儿的时候拿给我们吃。

……

善良的老爷爷,大概几年前去世了。听说是突然的疾病,没法治愈就走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满满的悲愤,"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平,着急拉着好人离开做什么?"后来,也渐渐释怀,人总要面对别离,早晚的问题。

后来,我们整个村几乎全部都搬到了小时候赶集的镇上。但是,老奶奶没有去。她依旧住在村里的那个屋子里,无论儿子孙子怎么劝说,她也不愿意离开。

去年过年的时候,见到他孙子,问他奶奶在不在家,他说还在老家,不愿意来镇上生活。

:-(唉 那里有一辈子的记忆,那里也有一辈子的味道。怎么也割舍不了吧。

去年匆匆,我也没回老家一趟。今年过年一定要回去的,看一看老奶奶。这世间,很多东西和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不见,总要趁着都还在,珍惜。

曾经,想要逃离那个破旧小村庄和小镇。

但是,在外漂泊了近6年后,反而想要归返到大地和自然。

不是大城市混不下去了,而是内心深处依然属于那里,根里还是喜欢自由和无拘无束。

将近20年,我都是活在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然自由的环境里。

后来大学到大城市念书,毕业后来到北京这个首都工作。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看起美好。一开始我也以为,这样的自己仿佛摆脱了一定的困境,脱离苦海,栖身到敞亮精彩的大城市了。

无论怎样,也是欺骗不了内心。

大城市的堵车,堵到让人心碎;空气环境压抑到无法呼吸;人情淡薄的世态炎凉…

大城市有它的灯火辉煌,但也有它的暗角。没有完全的好与坏,看自己的内心归属。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已不复返。

我只希望,我的余生,无论在哪里,过得快乐就好。

家人朋友身体健康,幸福安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