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上好课”是上海市特级教师陆虹老师新著《小学数学这样教 一名数学特级教师的修炼之路》中的开篇主题。这本书是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的,小学数学教师杂志特邀副主编陈洪杰老师曾做过推介,最近几天方有时间得以品读这本书。这本书分为三个板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品质”。其中本论点是第一板块中的第一个主题。陆老师从“课前,充分地准备”,“课中,有效地生成”,“课后,合理地延伸”三个方面对“用好教材上好课”这一主题展开阐述。其中共鸣之处,记录于此,与君分享。
一、课前,充分地准备。
1.认识教材,“我”的学生和“我”自己。
课前充分的准备,首先体现在认识教材上,广义的教材,使课堂内和课堂外教师与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资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车故事书,补充练习辅导资料,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光盘,复制材料报刊,广播电视节目幻灯片照片卡片,教学实物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成为教学材料。狭义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
课前充分的准备,也包含清晰的认识我的学生和学生生活环境,就是要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已有学习状况,包括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够理想的部分,学习的兴趣态度和成效,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优势特点,要清楚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状况,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位置空间,为后续的设计奠定基础。
2.关于对充分准备的理解。
充分准备较好的做法,就是在设计每一堂课之前,不仅要钻研手中的教材,还要尽可能多的收集涉及相关知识点的教材,教案,教辅资料以及其他版本的教材,在理解各教材作者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进行分析比较,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路,在动手撰写教案。
3.在教学设计中用好教材。
这里陆老师给出了5种方法,分别是替换素材,丰富内容,果断削减,重新组合,调整顺序。
二、课中,有效地生成。
钟启泉教授曾说:“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距离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再精心的备课都是一种预设。
陆老师从以下9个方面对“课中,有效地生成“”这一观点进行了详实的阐述。
1.精讲精练——让学生在清晰的思维中爱数学。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而教学中教师自身必须思路清晰,语言要尽可能简洁准确,有所侧重,抓住关键信息展开,是复杂过程得以简单呈现,练习需要精挑细选,有层次,有坡度,使学生在过程中有所发现,拾级而上。
2.追求实效——让有限的时间产出最大的效益。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摒弃华而不实的装饰,在片中突出不变,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看清数学的本质,真正的理解并掌握。
讲究实效的课程必须避免哗众取宠的跟风行为。
动手操作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持续关注学生操作习惯的培养,每次操作前,教师必须让每个学生明确操作的任务,并在操作过程中适时适度的指导,使学生始终围绕任务专注的探究,这样的操作探究才是有效的。
3.掌握节奏——让枯燥的知识拥有动人的旋律。
教师需要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实际,不断的调整,修改台词,即兴发挥。这个即兴发挥,就是串联起书本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经验,串联起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串联起生生互动串联起过程中一切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资源,教师还要针对教学中所设计的课件与制作教具学具的选择与运用,板书的位置,时机与颜色,甚至是环节之间过渡的语言等,每一个细节的设计与处理,进行详尽的思考。除此以外,有节奏的课堂还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是全身心投入的。
4.灵活应变——让生成的信息成为优质的资源。
如何才能有智慧的应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呢,充足的预设是基础,要想有智慧的应对课堂上的意外事件,关键是功在平时贵在坚持。
5.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
在这里陆老师给出了一些建议,是值得我们一些老师学习的。他谈到相比指明个别发言,同桌交流和小组讨论,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相比知名白眼,集体练习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炼的体验,相比观察演示,动手操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参与感。
再比如,同样是口算训练,教师出示口算题卡片,所有的学生看题计算,在课堂练习本上写下得数,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孩子都不能含糊,必须认真计算,之后核对得数,同时大家因为认真做了,通常会认真检查,及时纠错。
6.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兼顾两头中稳步发展。
抓住时机的指导效果,远胜课后作业出现问题时教师个别指导的效果,教师需要多鼓励,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拥有成功的体验,对于学习不认真,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你和学生商量对策,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7.互助讨论——让学生在创设中拥有充分的思维空间。
教师要在课堂上为每一个孩子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只有在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小组讨论,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才是有效的。只有在学生真正思考真正思辨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才能代表学生真实的水平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8.课堂巡视——让教师获得真实的多方面的学生信息。
有效的课堂形式,教师应该做到人到、眼到、心到,就是要走得快,要尽可能的走过每一个学生身边;要看的快,要尽可能的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作业状况;要反应的快,要迅速的把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预定的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就是只有课堂上做到了人到、眼到、心到,后续的练习交流,讲评,分析才会富有针对性,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高有效性。
9.尊重学生——让资源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当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预设相偏离时,教师不应急着进入自己的下一个环节,而应先来听一听学生的分析和想法,因为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真诚对话。
数学课堂教学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站在生命的高度,平等对待,有效引领,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在实施自己预设的方案是以生为本,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用心发现资源中的闪光点,让教学有效生成,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三、课后,合理地延伸。
用好教材上好课还包括客户合理的延伸,主要途径是提高作业质量和提高辅导质量。这是多么朴实的两个观点对一些老师很受用,一些老师如果能够关注到作业质量和辅导质量的话,其教学质量不会差。
1.提高作业质量。
首先,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作业,就是要把可能布置的学生作业先做一遍,了解数量、难度,估计学生可能出现了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挑选,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
要仔细批改学生的作业。并且要把好学生作业的订正关。教师要在学生作业的订正这方面下功夫,做到订正日日清。除了作业的订正还有试卷的订正,让学生养成今天不懂的内容,必须今天搞懂的好习惯。
2.提高辅导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收集错题来对症下药,每天批改完学生作业后,教师可以把学生错误集中的题记录下来,这些题反映了教学的薄弱环节,即学生真没能真正理解,或不能灵活的应用相关的知识,教师需要在反思后有针对性的设计,并在后续对学生进行整体的指导,以完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此外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辅导做长计划和短安排。长计划是对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分版块进行阶段巩固设计;短安排是在每一个阶段中每天利用少许的时间,按知识点做到人人掌握,个个过关。
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对个别孩子进行重点辅导,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提高辅导效益,比如组建学习小组。还可以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适度的探索空间,在日常的作业中,坚持每天给学生布置一道课后思考题,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和同伴和家长一起讨论,第2天再让解除思考题的学生来跟大家分享。
最后陆老师在书中说道:用好教材上好课,说说容易做做难,它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尝试探索改进完善,是教师一辈子要做的功课,课前充分的准备可从有效的生成以及课后合理的延伸,无疑需要大量的时间付出大量的体力和脑力,但这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需要,是减轻学生负担,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坚持在每一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竭尽全力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用好教材上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