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除小说的主体文字本身也兼收了‘众体’之所长外,其它如诗、词、曲、歌、谣、谚、赞、诔、偈语、辞赋、联额、书启、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等等,应有尽有。
以诗而论,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骚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有限题的、限韵的、限诗体的、同题分咏的、分题和咏的,有应制体、联句体、拟古体,有拟初唐《春江花月夜》之格的,有仿中晚唐《长恨歌》、《击瓯歌》之体的,有师楚人《离骚》、《招魂》等作而大胆创新的……
宝钗扑蝶
诗谶暗喻
在这众多的诗词曲赋中,最常被人想起的大概是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的判词。
你还记得这一章的前后情节么?
宝玉随贾母去宁府赏玩,歇在秦可卿房中,梦入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子的带领下见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的判词,还听了包括引子和收尾在内的十四支红楼梦曲。其中每一首判词都预言了每一位女子的人生命运。
金陵十二钗判词正册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读完原文后,你能猜一猜每首判词各写的是哪一位女子么?
一个小提示:曹公在此处用了很多拆字与谐音的办法,将人物姓名巧妙地藏进诗句。
暗喻女子命运的诗词,还出现在第二十二回的灯谜中。但因原稿残缺,只到惜春为止,后两首为后人续补。
其中四春的灯谜对应的谜底分别是:烟花、算盘、风筝、佛前海灯。
作为诗谶,黛玉那篇著名的《葬花吟》(第二十七回),同样也是身世的象征。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诗词在《红楼梦》中,除了昭示人物命运之外,还常被曹雪芹用来借题发挥、暗讽时事。
在贾宝玉为哭祭晴雯所做的《芙蓉女儿诔》中,作者借宝玉之口,效仿屈原、宋玉借香草美人笔法讥讽政治黑暗,“借悼念芙蓉女儿之名写上一点伤时骂世的‘微词’,责任可以推给‘作俑’的‘古人’。
所以,在祭奠一个丫头的诔文中,把贾谊、鲧、石崇、嵇康、吕安等在政治斗争中遭祸的人物全拉来了。”(蔡义江)
“岂道红绡帐里,公子情深;
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