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148」梁浩瀚:你今天对别人的样子,就是明天别人对你的样子
今天是乐于助人会的个人成长日记连载第148篇,我是梁浩瀚,做一个温暖的人。
(一)
这两天看书,书中提到自然界存在两种很有意思的动物,然后我就去百度了一下,给大家看看,特别有趣。
第一种叫狐蝠。
在南非洲丛林中,生活一种狐蝠。通常人们称为吸血蝠,因为它们主要靠吮吸家禽动物身上的血来维持生命,每只狐蝠每天至少要喝足两汤勺的血才能存活下去。
但实际上,每天要吮吸到足够量的血并非易事,同类的竞争再加上家禽和动物们都有自己的有效保护措施,使得狐蝠们吸血非常困难。很多忙碌一天也一无所获,死亡的阴影一直在头顶笼罩。
但,在死亡之前,狐蝠还有最后一个求救办法,就是向同类“借血”。是不是感觉很神奇?我们猜想大概只有人类才能想到的方法,居然狐蝠也会。
将死的狐蝠向同类借血,吮吸它们体内的血,但是由于一只狐蝠不可能把体内所有血都借出去,所以它要一个一个的借,直到借足两汤勺的分量。
你以为狐蝠们这么慷慨大方吗?
并不是所有狐蝠都愿意,除了那些平时曾经外借过血的狐蝠,当他们需要血的时候,别的狐蝠才愿意搭救它。而那些饥渴死掉的狐蝠,大都是平时处事古怪,不愿意帮助别人的狐蝠。
(二)
无独有偶,在中美洲的丛林中生活着一群蚂蚁,他们在觅食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树脂从天而降,把身体牢牢黏住。被黏住的蚂蚁很难挣脱出来,就成为N年以后的琥珀标本了。
这个时候,蚂蚁群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到底救不救它。
决定因素是,被黏住蚂蚁平时的劳动积极性,与同类相处情况等等。但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它之前有没有积极参与过拯救同类的活动中,如果有就救它,如果没有就不救它。
一旦决定救,蚂蚁们就会齐心协力叼来一些沙子和尘土,甚至会用自己的唾液去稀释树脂,直到把它救出来。
(三)
这两种动物,有什么关联性?
——他们都能够做到互助。
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可能获得别人的帮助,但是呢,有条件限制——取决于他平时对别人的表现。
但是我在想,那些被放弃救助的狐蝠或者蚂蚁,他们为什么平时不积累人脉呢?为什么平时不注重个人品牌呢?
可能会有两个原因:
1.他们没有遇到拯救别人的客观环境。
2.他们真的有“私心”,就是有“小心眼”,就是见死不救,于是自己遇难别人也见死不救。
你觉得呢?
(四)
粗浅的分析好像是这么回事,礼尚往来,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就是最理想化的状态。可是呢,我们来看看(三)里面的第一个原因,他们没有遇到拯救别人的客观环境。这里我们来看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
我们现在大谈特谈的美国精神,最著名的就是《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这样的剧情。
试问,拯救大兵瑞恩当中,瑞恩真的那么重要吗?为什么特派8人组为他一个人去卖命?
因为瑞恩恰好是成就美国精神的客观环境,救了他代表着美国的人道主义精神,因为瑞恩的3个兄弟全部战死沙场,上级为了不让他母亲损失最后一个儿子,所以从人道主义考虑,决定再难也要把他救出来,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
《拯救大兵瑞恩》给我们的思考是,如果瑞恩没有成为人道主义的精神支柱,美军还救不救他?也就是如果为了拯救一个人,而损失掉更多的人,究竟对还是错?不要跟我说瑞恩是四兄弟之中可能唯一幸存的,别人的儿子不是儿子吗?
《血战钢锯岭》的主角,拒绝配枪上战场,有一个镜头是,鬼子正好和他对视,这种情况下,他是必死无疑的,可是,在这关键时刻偏偏有队友开枪打死了这个鬼子,如果没有队友神来一笔呢?他非但救不了后面的76位战友,更可能成为别人的累赘。
所以,影视剧作品里面呈现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一种凌驾于现实之上的精神,用来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这种精神恰好成为了“拯救别人成就美国精神”的客观环境,无论这个作品是否根据事实改编。
所以,如果,他们没有遇到拯救别人的客观环境,这个英雄主义就不能在自己身上得到体现。
(五)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原因,它们真的有“小心眼”吗?
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得知答案,动物们究竟存在不存在意识呢?究竟什么是意识呢?
如果不存在,为什么它们不一视同仁呢?如果存在,那是否证明了,它们懂得感恩?
好神奇的事情。
如果懂得了感恩,那么是否也知道仇恨?他们懂不懂恩将仇报?
这些问题很重要,如果有了这些,很可能这些动物就会进化自己的思维,成为“开悟”的有灵魂的动物,人不就是这样吗?
人类为什么比其他动物更厉害,能主宰世界?发展出文明?很大的原因是人类懂得思考,懂得反思,懂得规划,这就是超越了时间束缚,成为一个既活在过去(记住恩仇),也活在当下(做出决定),也活在未来(如果自己在该救别人的时候不救,那么自己以后也会受到同样的待遇)的高级生命体。
(六)
所以,从狐蝠和蚂蚁身上,我们看到了,就算是低等级生物,他们也懂得要帮助那些值得帮的人,因为他们曾经救过自己。你今天对别人的样子,就是明天别人对你的样子。
那么为什么人类还屡次犯这种“恩将仇报”的错误呢?
因为人类的心眼太多了,其他方面的制约太多了,我们的决定往往有很多种限制因素,他们互相博弈,最后我们不得已选了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
那么动物真的会“恩将仇报”吗?
(七)
有可能,但很大可能是,不会。
以下内容作为延伸思考:
我们再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谁是第一个向外借血的狐蝠呢?
还有,狐蝠们有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生意市场啊,那会不会有的狐蝠掌握了市场规律,就可以一辈子不劳动,只通过“贩卖”血就可以很滋润的存活呢?
第一个主动向外借血的狐蝠,很可能是出于母爱,母亲害怕幼崽饿死,于是甘愿让崽子吮吸自己的血,那导致母爱泛滥到互相借血是怎么回事?这个不再做深入研究。
至于把“贩血”当成一个生意,是浩瀚我的一个人为主观思考,我相信狐蝠们就算是开窍了(懂得互相借血保命),也不至于拥有如此高明的经济规则。
那,我凭什么下这样的结论?自然界的动物们的生存法则,我们都已经明白了吗?还远远没有,所以这些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
(八)
今天的主题“你今天对别人的样子,就是明天别人对你的样子”,我相信各位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人类很不幸,无法做到和动物一样,只有简单的规则办事(饿了吃,困了睡,救了别人别人再救它),那么一切都简单了。
因为我们做一项决定的时候,还有很多限制因素,这些因素之间互相博弈,很可能朝夕相处的两个人,就能够做出看起来“截然相反”的决定,这都是有可能的。
总之,“你今天对别人的样子,就是明天别人对你的样子”,这句话我们至少从两个层面理解:
1.我们要尽可能对别人好(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什么才是他的好);
2.如果别人对我们不够好,我们也不要太责怪他(要么他根本没意识到,要么他有自己的博弈结果)。
(九)
今天的文章,我尝试着从一个“另类”的视角去分析问题,也还真的有点耳目一新。
多读书吧,读书真的可以和“智慧”交流,和最顶级的头脑沟通,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什么比读书和学习更值得去做的事了。
今天的温暖能量传输就到这里吧,谢谢查看,我是梁浩瀚,做一个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