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失去方向的一段时光,即使有人陪,似乎也觉得只身寥寥。回忆起来酸酸涩涩的,却转念一想,如果没有那段时光,我们是不是不会有成长。
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了考研。考研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以失败而告终。考研前在纠结自己该如何抉择的时候,迟迟未做出决定,以为自己就会安安静静过完大学,进而工作。却在某一刻,可能别人的一句话,在一天清晨睁开眼睛就决定了考研。有时候觉得做一个决定只需要有一瞬间,却真的没那么多理由。
而后一年过得似乎还是一团糟,可能更多在于自己心态不稳,急于求成,总是给自己下定决心要如何如何。每次可能却像打了鸡血一样去努力,抛弃爱好和兴趣,在简书写文章的时间剥夺了,也不再去拍照。后期跑步也不去了,总觉得这样每天学就会学得比别人多,但是似乎并没有,不仅仅效率不高,而且还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以至于失去了生活。其实可能做一件事并不需要那么用力,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好了,可能你想要的结果就如期而至了。
在七月末心理问题很严重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该如何了。每天做着的题一次次打击自信心,不断自我怀疑。心理问题是高考遗留下的,当自己越来越怕的时候,它自然也会如你所想。断断续续,时隐时现。那段时间时常在想,可能跨不考研这个坎了吧。
临近考研的时间越来越近,中途一度想放弃考研。却又每天都去图书馆复习,早上醒得很早,因为心理问题不想面对,所以差不多都是七八点才起床,而后去图书馆差不多到晚上十一点才回宿舍。每天都这样学,却不是很有效率,当时也怀疑自己的学习方式,却不知道如何调整。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三跨,从理科跨到文科,自然还是有我要面对的一些难题。
在2017年,哭了好多好多次。面对心理压力总是无力承受。在这一年里,我目睹了很多在努力的人,每天早晨。都会有人在背英语,背文章,背政治。觉得大家都好努力,自己也慌慌张张。该好好努力。看了很多励志的考研文章,也看了别人的学习方法。
时至今日,才深刻体会到方法都可以借鉴,却不能盲目。每个人的状态和特点不一样,有时候是要结合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而不是一味的跟着别人瞎跑。
别人觉得背书记的牢,而且速度很快,可以很快背完一些知识点。不是说背书不好,却是要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式。我背书要很久,也总是记不住,最后背了还是忘了。总担心大家都在背书,你不背的话考的就没别人的高。但是其实不是的,学东西要真的学进去了,并转化成为自己的,可以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出来。
每个人承受压力的能力也不同,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都一样痛苦或者轻松。因为一切来自于主观。之前在一些微信公众号和聊天群里看到每天过的很压抑的同学,也有每天不紧不慢的人,总之都有吧。有时候看到一些诉说自己经历的时候,却总莫名把自己也代入。很多方法和心情在别人那里只是借鉴,不能盲目套用。
正如世上又千万条路,工作有千万种。
我们不能看到别人走那条路,就跟着别人走。那么多工作,也不是都是适合自己。如果没有方向时,需要做好自己当下的事,并努力找到自己的爱好和想要的工作。已经有方向那就去做吧,即使难。因为生活并不会因为难就会等你,你若不迈开脚步,只能一直在原地徘徊。
有些时候,我们得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感,而不是盲目奔跑,不紧不慢且款款前行,要相信生活不会辜负用心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