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文学的“悲哀”
谈起当代文学,可能大家对于好多当代作家都不太熟悉,最熟悉的莫过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了。然而莫言在成名前并不是最顶尖的作家。当代文学的真正的引潮人其实是一位女性作家,我不会说她是谁。有时候获奖真的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地位,然而中国下层人民真的从他们的作品中受益了吗?没有,他们只是有了聊天的话题,并没有深入的去挖掘作品的核心价值。他们或许听说过魔幻现实主义,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种写作手法的用意及潜藏在这种手法之外的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郭敬明作家,韩寒作家,这个作家,那个作家,甚至火爆网络的小说家也可以称之为作家。为啥没人说谁是大家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没想过,毕竟能自成一派的,也就有了大家的雏形了。所谓大家,是他(她)的作品能拥有跨越时空的恒久社会适应能力,经久不衰,那种直逼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缺陷的以及服务劳动人民大众的迫切愿望。令人感到无比的坦诚和深深的反省之感萦绕而生。文字并不需要太香软浓艳,也不需要太生僻桀骜,无需太多的无病呻吟。真正好的作品是在平淡中,让人在品味中升华,冲淡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再者就是大家形成的条件:要么是书香门第,要么有着贫困的环境锻炼一个人的坚强意志。书不读那么多能做到贯通古今吗?没有经过恶劣环境的洗礼,能有自己的一番独特感悟吗?这个社会浮躁的太厉害了,成了作家就认为很厉害了,真正关心过农民疾苦吗?所谓的下乡体验生活能跟扎根乡村的人一样吗?我没有看不起任何成名的作家,只是希望他们能有所担当。脱离了根的文学是无法枝繁叶茂的,脱离了信的文学是无法立足这个时代的,脱离了诚的文学是无法让这个社会有自己的自信力的。文学虽然也是一种艺术,我想这样的艺术更应该成为人民的艺术。
文学的创作没必要太拘束于形式,更应该有内涵,文从字顺,合乎情理,而又能超出情理之外,能顺则顺,不顺则拗,跟着心走,其实意识流创作是创作的一大革新,不受时空、逻辑的限制,给人以汪洋恣肆之阅读美。立足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自己的感悟自己知道,自己的追求自己知道,自己的路自己选,不要害怕路的前方有多崎岖,只要好好走好眼前的每一步就行了。
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