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群里,看了很多其他学员分享过来,让导师帮忙批改的文章。
我发现吧,看自己文章时,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是看别人文章时,对别人的毛病却能一览无余。
所以有时候,多看看别人的烂文章好像也不错。你可以研究这篇文章何以烂,再研究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烂的文章,这对自己避坑是很有帮助的。
接下来说说我在别人的文章里发现的问题。
逻辑不通、用词不准、语言重复啰嗦、版面杂乱,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飘”。
读他们的文字,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抓不住重点,好像一个人在讲空洞的大道理,听了觉得挺有道理,但落不到实处。
比如,一位自称心理咨询师的人,写文章的风格是这样的:
“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十年,别人的问题我一看就透。女人的问题,大都是太依赖男人了,做不到自我独立。而男人呢?又反感被依赖,像个大男孩儿,需要人去哄着才行。所以,你不能太依赖男人,你要学会去哄着他,日子才会好过。”
看看这段话,你读完它,觉得好像有那么一丝丝道理。但是读完之后,你学到了什么吗?没有,因为他只是在空洞地讲些大道理,而没有落到实处。
要写好这个话题,你应该从一个具体的案例切入,或者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切入,去分析女性心理形成的原因,去具体地写出来女人为何依赖?男人为何反感?如何化解关系中的矛盾?
这样一来,读者才能从你的文章里学到东西,才有获得感,才愿意关注你。而他显然没有具体的感觉,只有一堆观念。
所以,形成文章“飘”乎的原因是不走心,只走脑。写文章时,不是因为自己想去表达,而是因为自己要去“写”,要涨粉,要赚钱。
抱着后面这样的目的去写作时,你的心便远离了你的文字,于是你写出来的只是你头脑里的观念,说得难听点,就是头脑分泌物大便。
想象一下,文章是一个人,走心的写作,就像一个人用真心和你交流;走脑的写作,就像一个老人在用古板的大道理不停地往你脑子里灌输,那你会喜欢哪个讨厌哪个?
所以我觉得,写作不只是在写作,也是用另一种形式在和读者交流。只有走心,读者才能感觉到,文章背后的作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