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我不求深刻,但我希望我的文字是真诚的。
情绪高涨时,大脑总会因为激动而不能平静下来。强烈的情绪对于写作,总有些不合时宜;情绪不足时,写出的文字则如同嚼蜡般乏味。寻找中间的平衡点让我最近很是头疼,多次的尝试后,我不得不暂时放弃这种美好的愿望。
情绪高涨时,我认为我的文字是真诚的;情绪平静或低谷时,我却开始怀疑我的文字不够真诚。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对的。
于我而言,写作的本身是一种自我交谈的方式。由于孤独,我需要一种排解内心压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我在枯燥的生活中,嗅到一息自身散发出来的甜腻香气。这样,会让我在写作的时候,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就事实来说,我的写作如同给自己打了一针兴奋剂,让自己有精力、有兴趣在精神世界中,自由飞翔和审视。不得不承认的是,有的时候,为了语句的连贯性,我会用一些技巧来表达我的观点。好比在和某个人真实对话一样,我不能把我想到的全部都表达出去,这样的行为有时候很难让交流继续下去。
这种时候,我的文字开始略显矫揉造作,像是口语表达中的“嗯、啊、哦”一样,听的人会感觉到疲惫与乏味,也会感觉到空洞与无聊。现实与他人沟通中,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我就会避免自己无意义的废话;而在写作中,我也会避免那些无意义的废话。
真诚是内在的品质,外求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内求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潜在的虚伪会让我在书写时,不由自主的美化自己。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下笔就越来越难,我开始不确定自己的文字是不是如我所想的那般质朴。
从大学开始,我就有写周记和月记的习惯。翻看从前的笔记本,记录最多的还是自己内心的变化。多年以来的习惯让我意识到,自己对于精神世界有种近乎变态的奢望。我总是质疑自己对自己不够真诚,我也总是怀疑自己可能有精神分裂的前兆。
这种想法表现在行为中,有时是自卑,有时却是狂妄;表现在文字里,有时是真心实意,有时却是虚伪无聊。在这种忽明忽暗的心理变化中,我忽然意识到,对自己真诚的最好表现形式,就是可以坦然承认自己的一切。肮脏龌龊的是我,光明善良的也是我,这其实一点也不矛盾。矛盾的是我想去掉我的肮脏龌龊,这种想法就很不真诚。接受不了自己黑暗的一面,也就无法享受自己光明的那一面。
文字一直都是真诚的,只是我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在我质疑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质疑自己。这样的行为显然对创作不利,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应该接受的是,不管我所表达的内容是阳光还是黑暗,它都是我自己内心的映射,是我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