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道兵精神,说法很多,都很有道理,毛主席批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叶帅题词,逢山开路迂水架桥,铁道兵前元险阻,风歺露宿,沐雨节风,铁道兵前无困难,还有铁道兵志在四方,等等,都很精典,有特点。但经过反复考虑和比较,我还是赞同"劳动光荣,艰苦光荣,当铁道兵光荣的三荣思想。
首先,它来自部队基层,是战友们总结提炼的,不是那级领导或那些秀才提出的。是战士们发自内心的感情流露,虽然简单,但非常质朴,非常深刻,非常亲切,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鼓午力,和生命力,很忙人就在整个铁道兵传抪,
第二,传承久远,深入人心。自从三荣思想提出来,不管形势怎么变化,不管国家发生什么事,也不管军队和铁道兵发生什么事,老兵退伍,新兵补充,一茬又一茬,三荣始终是铁道兵思想教育的主题,始终是铁道兵的光荣传统。
第三,体现了铁道兵的特点。劳动和艰苦是许多行业都要过的两关,但在军队,由于分工不同,象铁道兵这样需要过劳动和艰苦两关的不多,即便在地方也是这样。我们的艰苦不仅是吃的,住的,干的,还包括自然环境和四处转战。更何况有当铁道兵光荣一句,表明了我们对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
第四,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在许多人不爱劳动,特别是艰苦的体力劳动。甚至看不起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我们的干部有多少人愿意深入基层,与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的正式职工,有多少人愿意努力奋斗,刻苦钻研,争当大国工匠。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一定要当干部当白领,当不上,失业了,宁肯在家啃老,也不愿当普通工人农民服务员。许多农民工进城打工,都愿意干工资不太高的保安,也不愿到工地去干工资高一些的建筑工。怕劳动,怕艰苦的倾向愈演愈烈。而实现四化,振兴中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体人民努力劳动,不畏艰难,三荣思想不仅有现实针对性,而且有长期的指导性。所以,我赞成三荣思想作为铁道兵精神。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
这些年来,在宣传铁道兵方面,在张楚然老领导的带领下,铁道兵文化基金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省市铁道兵联谊会,还有各大网站,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不一一列举。关键是下一步怎么办?我认为当前面临两大困难。第一,当过铁道兵的人,一天天老去,有不少人已离开人世,宣传的资源在走向枯谒,再不加紧抢救就来不及。第二,缺乏资金。没有钱办不了事。因此,我们的工作要着眼于资金。。鑑于以上情况,我认为当前有两件事可以做。一是出一套高规格高质量的铁道兵英模人物报告文学集,十本八本均可。统一入选标准,将那些有突出业绩,突出贡献的同志挑选入卷。请各省市战友联谊会推荐,统一选抜。请入选的战友捐赠部分资金,数量不限。在艰苦地方工作的同志,也可免交费。出书花钱不多,争取有部分剩余,能让基金会正常运转。第二,选择好的题材,组织力量写出好的剧本,拍电影。国家大力扶持电影事业,并设立了文化基金。对真正的重大题材,真正的精品力作,国家是给予支持的。这就看我们能不能有本事拿出好东西。有好东西是不愁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