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平日里的话少之又少,而且他又特别的严厉给人一种不容亲近的感觉。我们孩子都不敢靠近他,除非是一些事情必须由他做决定才去找他,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愿意与母亲说。20多年,他一直都这样少言少语,默默无闻、坚强地扛起了整个家庭的负担,他坚强的像座山不容置疑。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衰老,不再是那座不可攀登的山,变得开始慈祥、柔和,开始平易近人。
家里条件一般,小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不敢与父母讲,讲了之后也得不到,而且会挨一顿臭骂。很多年前,年幼的妹妹喜欢上一套漂亮的水彩笔,便缠着父母亲买给她。那个年代,自然是舍不得买那么奢侈的东西。父亲便厉声呵斥了小妹的不懂事,我到现在仍记得他当时冷峻的脸上令人发怵的眼神。从此以后,我们便学的乖乖的,不敢向他要求任何东西。总觉他凶巴巴的,不愿意与他多交谈。
从小到大,在外读书给他打电话,翻来覆去就是“你在学校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用你操心”、“在学校里好好吃饭,别浪费学习的机会,钱够不够?”诸如此类的话语,除此以外我不记得曾经他说了些什么。放学、放假回家,都会和母亲分享在学校发生的一些趣事,考试成绩的好坏始终都会乖乖和母亲摊牌。因为我知道即使告诉母亲我考的不理想的时候,收到的不是冷冰冰的话语,不是声声咆哮。
而父亲却是对立面的面孔,父亲始终认为他辛勤工作是为了我们读书,让我们学业有成,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新一代。当我们成绩不好的时候,他会觉得他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的坏脾气就开始变得异常暴躁。其他的一切对于他来说似乎没有那么重要,我一直觉得他不爱我们这个家,更不喜欢我和妹妹。
每次我和妹妹、母亲在家里谈笑间撞到父亲工作回来,便很有默契的不再交谈,空气都变得异常的寂静,冷的脊背发凉。小时候我就一直希望父亲晚上出去叔叔家里串个门,这样的话,我们在家里才能高兴谈天说地,聊些有有趣的事情,气氛不会那么压抑。直到我慢慢长大,开始用心体会到父亲那份爱。他总是在一旁默默的看着我们的变化,为我们高兴。
在外读书,每一次寒暑假、大小假期回家的时候总喜欢大兜小包的书、衣服、杂物往家里带。我都会把每个收纳袋装的满满的,就在那里放的整整齐齐等待着父亲的到来。他来了,始终都是那几句话:“你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在哪放?” “你再看看有没有什么落下的?”有时候是满满的一麻袋课本,父亲他扛着不喘气就从三楼下去了,这个时候他是力量的化身。
直到有一次,因为父亲家里有事要忙,让叔叔来接我了。我照例有一麻袋的书,叔叔使了两次劲却没有把他提起来。我不安的说:“叔,这是一麻袋课本,是不是很沉?我帮你一起抬吧?”叔叔忙忙说:“不用不用,我可以的。”接着他很吃力的把书本拎下去了。我这时才意识到父亲只是把他的这些吃力、费劲隐藏起来,伪装的异常坚强,而我以为他一直那么强大。
我开始慢慢地试着去理解他,而此时的他已经历了岁月的洗涤变得开始多话多语、开始变得慈祥、变得善解人意。刚毕业的我来到大城市工作,他开始频繁给我打电话,开始变得啰嗦起来:“这几天天气变冷了,你注意加衣服”、“我们给你寄了家里的特产,等两天你去取一下”、“我和你妈在家挺好的,不用牵挂”……他开始变得多言多语,开始变得健谈,仿佛要把他几十年没有说的话给娓娓道来。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一款很漂亮、实用的鞋架,想着家里可能需要就买了回去。父亲又开始唠叨我,说年轻人不应该大手大脚花钱,不能乱买东西。而母亲之后告诉我,当鞋架到家的时候,父亲像一个快乐的小孩子一样,把鞋架组装好把自己的鞋子一一摆了上去,不住的夸赞到鞋架的各种方便、美观。这样的父亲在我的记忆里是少见的,他不在那么严厉,开始变得温情、慈祥、健谈。
母亲说父亲年龄大了,脾气就好了很多,很多时候都会心平气和的讲,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不会乱发脾气。可能父亲真的老了,变得唠叨,开始小孩子气了。
或许天下的父亲都是这样,一直都把自己的爱收起来,表面上一副很严厉的面孔,心里却装满了对儿女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