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对叔本华的了解仅限于在大学期间读到的一句:“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中摆荡”顿时肃然起敬,朴实无华的字眼,却透露着人生哲理。
其实《人生的智慧》这书我大学期间,猎奇般的阅读过,但脑海里只有书名的痕迹。现在又遇到了他。
阿图尔·叔本华曾经弃医从文,情路坎坷。可能伟人的经历都类似吧,在晚年才声名鹊起,年轻时候旷世杰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反响平平,叔本华悲伤不已:“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抑郁不得志之下口气还是非常大的哈,但是他确实名副其实。在晚年,封笔之作《封录和补遗》出版后才为人熟知,其中《人生的智慧》取自这部著作。对了,他养的一条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
尼采是叔本华哲学的继承者,尼采说他一翻开他的书就好像马上长出一对翅膀。
叔本华哲学思想是悲观主义的,认为世界本质是无法满足的欲求,因此世界无法摆脱痛苦的本质。而他提出的解决办法一是欣赏艺术,二是苦修禁欲。他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状态是两个对立,不仅性格谨慎非常胆小,还尖酸刻薄。总是担心各种各样的事情会危害到自己,因此生活中有各种怪癖来预防意外。比如他睡觉的时候,床边总是藏着上了子弹的手枪;他从来不让理发师的剃刀接近他的脖子;外出的时候,总是自己带着水,以免喝到不干净的水。他会故意给自己的生活物品贴上错误的标签,目的是为了迷惑可能到来的小偷,比如在茶叶罐子上贴上“毒药”。另外还有更令我大跌眼镜的事情:据说他因为自己的女邻居在房间外和朋友聚会聊天,嫌她们太吵。两个人在争执中,叔本华一把将邻居扔下楼梯,造成她终身残疾。
能成为伟人的都不是一般人。
这本人生的智慧书籍,副标题是如何才能幸福的度过一生。
本书大致从人是什么人?人拥有什么?他人是如何看待他?之中阐述智慧运用在生活中获取幸福的方法。
人是什么:可以用个性,以此来概括广义的个性,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智力和教养。丰富内在世界和保持身体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事。
人拥有什么:即外在财产和一切占有物。一个人如果自身拥有越多,想从他人身上获取的东西,就越少。因为他人对他而言几乎没有意义,这就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具有高度智力的人,通常是本自具足的。
本书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句话是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想要快乐,就得自给自足。”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够认可自己,也不能够认识到我自己对我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也是最多的资源。我们在自身发现的乐趣越多就越幸福,因为其他一切的幸福来源,在本质上都是不确定,不安全的,短暂的,具有偶然性的,都不可避免会轻易消失殆尽。
人在他人的眼中是什么样的:他人看法是基于这个人已经获得的荣誉,社会地位和名誉而来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被他人的看法影响的经历本书告诉我们:他人在想什么,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重要。当我们知道了,大多数的人的想法有多么浅薄琐碎,他们的观点是多么的狭隘,他们的态度是多么的刻薄,他们意见是多么的自以为是,他们的一生是多么的错误百出,甚至荒谬绝伦时,来自他人的看法就会淡然处之。一个人如果不能在自身内在本质和外在财富资源中找到幸福,而是硬要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寻求满足这个就是一个不幸且不智慧的人
人们用自己的方法来塑造并观察世界。世界由此为不同的人而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人生的智慧因人而异,生活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