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了你的那么多层次的需求,也不要用“淡泊名利”来作为借口或应对,“淡泊名利”本质上是让你确定需求的规定性,这规定性来自每个人自身,来自于万事万物的本质。
而需求正是本质的现象表现,是生活乃至生命的动力和动机。需求永远都存在,因为那是本质的外在化。
如果你不去认识它,而忽视它,它就像饥饿的孩子,会向你“哇哇”大哭,叫着喊着让你满足它,不满足它,它就会打闹,表现在你,要么是精神萎靡,以使用消极态度应对,要么焦躁不安,因为永远无法满足它,而不得安宁。
其实,需求是极易满足的,因为它来自你的自身,你的本质,它不是外在世界强加给你的,你要去关注它,关注自身,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体会,挖掘出需求的满足。
就如吃饭,去体会吃饭对你的感受,对你多层次需求的满足。吃饭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经历的,其实日常生活的每个细微的小事小东西小环境都会为你的需求满足。春天里树上开了一朵小花,夏天里的雨,秋天里的云,冬天里的雪,自然无偿的满足着万事万物的各种需求,只需要你有一颗敏锐的心去捕捉它,让它返回内心的需求,滋润自己。
正如列子所说用“心”去玩,用内心去体会,内在心灵得到充实,才是游玩的最高境界。只求外在事物的美妙游玩,就会因景物的好坏而有得失,是永远不能满足的。
游玩如此,生活更是如此,如果不能用心去体验,去体会,那么即使是经历了再多,也都如镜中花水中月,只是经过了,并没有在心中留下痕迹。
增加心灵的敏感度,去体会生活的细微之处,让生活的钝力感下降,你自然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心灵也会充实了,获得感和满足感在这细微体会中慢慢积累起来了。
正如禅宗所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又如华严经说的,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欲求正在于我们天性中,即不必厌世绝欲而心向彼岸,也不必完全依赖外物,患得患失,你每天所做的,所接触到的事物都在满足着你的欲求,你所需要的就是“用心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