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疆有着中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别名死亡之海。该沙漠东西长超过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总面积33万多平方公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有一条黑色的柏油路如刀锋般划开金色的沙海,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公路奇迹的塔里木沙漠公路,被誉为死亡之海的脉搏。

塔里木沙漠公路全长566公里,其中穿越流动沙漠路段长达446公里,它不仅是连接新疆南北经济的动脉,更是一部人类挑战极端自然气候的伟大壮举。这条公路北起轮台县,南至民丰县,将塔里木盆地南北间的距离缩短了500多公里,这条路的贯通,彻底改变了南疆的交通格局。
在死亡之海中建设公路,面临着极端的干旱,年均降雨量不足50毫米,夏季70度的地表高温和随时吞没路面的流动沙丘。中国人用智慧解决了这些困难,创新性的利用沙漠边缘的沙砾和风积沙,掺入水泥作为铺路材料,更开创了芦苇方格、植物固沙的综合防沙配套体系。
公路两侧,数百万个芦苇方格和各种耐旱植物组成绿色长廊,延绵千里,牢牢锁住了流动的沙丘,守护者这条死亡之海的脉搏。为了建设这条宽达70米的绿色长廊,科研人员在沙漠中打了109口深井,利用滴灌技术种植柽柳、沙拐枣、梭梭树等耐旱植物。每一颗植物的根部都连着细小的滴灌管,从而获取生命之水。如今,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沙漠绿化带不仅守护者公路,更成为了野骆驼等沙漠动物的栖息之地。
行驶在这条公路上,感受着时空的变换,天地间纯粹的金色与绿色,沙丘起伏如凝固的海洋。沿途偶尔可见的油田井架,提醒着人们这条公路承载着能源使命。而最动人的,是那些守护水井房的工人们,他们如同沙漠中的哨兵,守护着这条绿色长廊。

这条公路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最荒凉的地方,也阻挡不了我们对连接的渴望,即使是最严酷的环境,也扼杀不了生命的绿色。塔里木沙漠公路,这条穿越“死亡之海”的生命之路,将继续在无垠的沙海中诉说着人类与自然对话的故事。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152期“守”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