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ove》westlife.这首歌记得应该是我们高中那时校园广播里经常循环播放的,当时的心情好像是很好听,一切都感觉很美好。现在偶尔听听,脑袋里一闪而过的人好像越来越少。
但那位女英语老师,是肯定忘不掉的。她就是有种魅力,让周围的男孩女孩都不自觉喜欢上她。矮矮的但不瘦,梨形身材吧。眼角下眼镜怎么也遮不住的零星雀斑,但每次一进教室总是挂满笑容和活力,踩着恨天高蹦哒蹦哒的扭着并没有那么好看的曲线。
打心里喜欢她,大概是因为从来都习惯把好心情带给周遭,而那些不经意流出的小女孩姿态,没有作的违和感,就是那么自然态。是的,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眼能看穿惺惺作态的人,然后任性的以最快的速度远离,沉默就是最客气的回应。
区别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在乎分数,但似乎更在乎传递「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只是当时表达得并没有那么直接。而她自己也是相当清楚自己想要的,能争取到的是怎样的路。是的,拎清自己,知足常乐,自己去创造生活中的乐趣,和我们相处的过程中,她的工作感情都在一点点的证明着。
那个时候其实是不太清楚为什么第一眼就被她吸引了,这是唯一 一个让我记住的老师。对于有些外协来说,咳咳……包括喜欢的N多年初恋也是骨子里透露出的「叛逆」「愤青」,明明是有实力的,却偏偏不要那份聪明劲,省略10000字吧……回头看看,因为我们是一个世界里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就像喜欢的公众人物,好像都是像中招了。没那么爱争抢出风头,默默做着自己过着自己喜欢的方式,哪怕沉淀后成为业界一股清流式的被标榜和推崇出来,仍旧按着自己的步伐不紧不慢的行进着,因为那些外界的声音至始至终都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不管外界如何,好像总能像在海底世界大浪淘沙般找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东西。不论要多久,都值得遇见那一刻的心跳和说不出的欢喜……这东西,似乎真的不是物质多少的问题来决定的。只是物质的多少,稍微有了程度上的更明显体现。
以为不论过多久,世界有些东西都不会变。慢慢长大,才知道,世界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人也不是这样的了……最害怕的当属:我们喜欢的「对象」由时间线变成了时间点,由立体变成了多维平面。喜新厌旧的程度几乎都有些吓到自己,好像「以旧换新」就是一种时尚,在最短的时间点里能最快的速度得到所想就是一份荣耀。反而太死守旧物,会被标签上Out。
好像这个时代在试图以火箭的速度,去尽量缩短「物品」的保质期,想让那些各种诱惑下的追逐变得更疯狂。大多消费者虽然也习惯性的求个心理安慰问下这个那个的保修期有多久?但心里其实很清楚,更多的是冲动消费,不过是为当时的「情绪买单」。
做人嘛,开心最重要啦。……毕竟很多时候,都更多是千金难买我开心……
恩,真不爱拿年龄说事,更愿意推崇它是个好东西。讲真,相比韩剧下的各个「年度国民老公」,更愿意看带着人性的略狗血生活片和写实片,不分国籍语种。因为不完美,对。因为不完美,参与感才更强,体会感才更经受得住。
因为平衡现实生活的一地鸡毛时,靠的永远不是错位和逃避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对话,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去表达出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从来都没有完美的任何相遇和一直顺利。真的,除了血缘关系的永不可断永放不下,(不要急于否认,不论活得如何自我,这一层关系永远是心里最深最深的无法割舍的。)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永远不会在各种撕逼不和谐后还能依旧回头的关系。……
……
没有完整看过亦舒师太笔下的人物写照,但有了解过她的笔迹,确实很冷地在刻画,但也让你无法反驳。从始至终不过是在让迷途的人冷剖自己,去真的理解什么叫「爱」,尽量妥善「冷处理」人性不可避免的弱点。
这部剧的翻拍只是借用了某些,编剧当然没有闲着,不知道为什么剧透会添加上——「傻女人被抛弃一无所有,浴火重生后,竟然劈腿了10年闺蜜的男友」,情景大概在初始就坐上铺垫,贯穿始终的竟是老套的「相爱的人,大多都是从互看不上眼开始」。这盆狗血,激起各路女人的口水,要的就是这效果?
看着人物的设定,职场精英灯红酒绿下的「各取所需」,势均力敌下的和谐关系(不谈恋爱不谈未来不谈婚姻,只享受现在。这个真的挺潮的……),家庭主妇的悲惨世界(肉爱太深,精神世界永远只有爱的人能给予才觉得是真的……),孱弱不堪下的心机黄脸婆小三(也挺另类的,可不是肤美貌白EQ IQ双高哦……),哦,还有萝莉和大叔的待定发展(比较有趣的一对,细看细节……),还有两个完全三观不一样的知心姐妹淘(实在想不出这摆在现实中,长达10年的有几许?)。
这些,并没有一点想吐槽的念头。就像有朋友说的,没有所谓的绝对错与对的价值观,只是,立场不同。瞧,多精彩的一幕幕。
我看到的还是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是那么的缺爱,所以关键时刻,始终是一份妥协,而且只对眼中的唯一,对自己认定的立场。时间的「沉淀」,总是会交出一份答案。
生活中的「小三」,从来不是某个人的插足。而是在那个时间点,我们自己心里的那个小人出来了。我们一面相信着坚守着从一而终,但一旦疲了累了到不堪重负下时,我们最先想处理的还是顾好自己的情绪。
陪伴,确实是最长情的告白,却也是一辈子最难做到的。因为这是给心上锁,唯一能打开的钥匙却只有一把,你要保证它不生锈,放心给那个人保管。
女人,往往因为这一句话,可以傻到抛弃一切不离不弃。也会因为这句话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从心灰意冷到万念俱灰到真正的「自行了断」。
而男人,理性动物,可能更多的是视觉动物吧,也可以叫肢体动物……正经脸的说,男人在累了脆弱时,眼睛能看到的一抹笑的温度和一点贴心的实物温度,是可以秒杀
千言万语般的「冰凉通讯工具」嘘寒问暖的。
无法接受任何形式的出轨,但能完全理解。就像很多马拉松长跑式的感情结局,当事人常说的「我猜对了开头,但没猜中结局」。只能说,每到一个人生阶段,我们自己先做出了某个选择,却也在变相要求着你爱的人按照你的方向去改变,可是却没有打点预防针,谁知自己也没有那么强的自控力,一切只有当最后一根稻草落下来时,才发觉彼此早已被压得喘不过气。
可有一方心里终究是不甘心的。可是不论怎样把自己低到尘埃里,都无济于事了。不是哪一方太过没人性冷血,而是我们好像就是没法容忍自己的底线被践踏。我们的爱始于太多的相似性三观,其实这就是爱自己的真实写照。
可是,时间轴的抽丝剥茧暴露了我们的不同点后,包容是对爱的妥协,但不存在无尽头。如果一旦忍受超出了极限,就会触底反弹。恩,这就是本能。
所以,我们越来越习惯去找自己的「影子」,俗称「灵魂伴侣」。因为,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实在太难,也太过麻烦。只是有的人,应该说大部分人,等不及了,妥协过后只能将灵魂锁住,但终有一天会被激活(这就是总有人担心的问:如果结婚后才遇到让自己有那种心跳的人,该怎么办?……)。
还有一部分人,虽不愿妥协,但也是麻木的。避而不谈的逃避吧,由眼里只有爱情最终变成冷库的职场女强人的数不胜数。由自以为会成为绝世好男人的也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渣男」,然后面不改色的逢场作戏的也不在少数。恩,最不愿意看到的婚姻:因为孩子纽带的存在。这份爱,永远是两个人的事,和任何第3个人无关。其他延伸出的爱,都是以那份爱为基础。
还有一部分人,什么也不说也不狡辩,就是在挣扎和各种磨难后,还是选择继续相信和等待。自己暂时没有,并不代表就失去了感受旁人已存在的爱的味道。也许,根本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是什么支撑着那份不起眼的信念,但就是愿意默默坚持着。为什么广告总是打感情牌,因为其他的都打动不了人心。
为什么我们明明年纪轻轻的,却总羡慕年老的相依相伴,而不是年轻人已拥有的激情活力?因为那些老年人的眼睛里散发的是爱的气息,眼里只有对方的那份坚定。哪怕子女再多的孝顺和陪伴,都不一定比得上枕边人的那一刹那,即使嫌弃看上去也是宠溺的在表达爱意,那种有趣是岁月留下的最好礼物。而年轻的心,有时是没有的。总是想着对方要是更完美一点就好了,无尽的索取和要求,却不知过度是在消耗彼此的爱。
不知道有多少人意识到,有时付出会比得到幸福感更强烈。不是为了证明什么,炫耀什么,或为了得到更多什么,只是仅仅愿意那么做,就很开心。当对方开心时,你会有种比他更开心的感觉。很奇怪,对吧。……
对,就是很神奇。最简单的,男人对于喜欢的人,会相当大方的买买买。女人,最明显的会开始想学几个拿手菜了,或者某天突然神开窍了,就像会给自己量身定做样一眼相中那件最合适的男装属于他。其他的,就不用多说了,旁人看上去会越来越相像。
因为,真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和开心,就是爱情最初的模样,没那么多计较谁多谁少,更多的是总担心不够。……
至于,有很大部分人说,女人就是天生要被宠的,男人就是要虐的,哈哈……恩,成年人的世界,相处不累才是真爱。吵架很累,冷战很伤,没话说最惨,那该哪样啊??……像小孩那样去喜欢吧,像大人那样去承担「生活的枷锁」吧。
有时,我们总说生命还有好久好久才结束,但当某天遇到了那个人,才会发觉时间总不够。你想做的事,他想做的事,你们一起想做的事,还有我们不得不做的并没有那么喜欢做的事,好像真的不少……
不论外表再怎么冷酷披带盔甲,愿你给自己留一缕光。茫茫人海,可地球终究是圆的。我们有时会很幸运,但不会常有。当运气用完了,我们还剩什么来维持?只能是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