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家庭序位若是乱了,所有的育儿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
作者:一木钉
周末参加了一场亲子疗愈实地课程,收获颇多。
有一个个案在台上呈现,印象深刻。
一个30岁的男人,妈妈口中“问题重重”的“孩子”,被妈妈哄骗来到课程现场,妈妈希望通过这堂课能将孩子改造成她希望的样子。
然而,真正需要被改造的真的是孩子吗?通过家庭系统排列,真相浮出水面:
妈妈在16岁那年失去母亲,由于还在读书,她既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没有送母亲最后一程,这份哀思和痛苦一直没有释放。
有了孩子后,妈妈对母爱的缺失怀有严重的恐惧,所以一直对儿子无微不至直至儿子成年,母子二人关系紧密到儿媳都无法加入进来。而这个家庭里的另一个重要的成员-------爸爸,就像局外人,也始终无法融入家庭内部。
就这样,儿子成了典型的“妈宝男”,才30岁已经离过一次婚。已经30岁,却依然迷茫,事业与婚姻都成了问题。
而造成这一切的,竟是妈妈的命运和对孩子的掌控以及家庭序位的混乱。唏嘘感叹……看着台上几个人的命运纠葛,我深深地看懂了:我们做父母的唯有理清自己,才有能力给孩子正确的爱;唯有遵守爱的序位,家才是家。
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发现在家庭系统中,有一些隐藏着的、不易被人们意识或觉察到的动力,在操控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爱的序位。
如果我们跟随“爱的序位”和家人相处,关系会很好,大家都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如果我们忽略了它,家人会受困扰,这些困扰就是“牵连”,是一个人没有顺利完成与父母的分离造成的。
简单说来,就是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站位。首先,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其次夫妻双方要今早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控制和束缚;最后,小家庭里,父爱不要缺位,母爱不要越位。
当下,网络上热门的“父母皆祸害”小组、“丧偶式婚姻”都在揭示着家庭序位的失衡。失衡的家庭关系中,每一个人都不会感觉到真正的幸福,而影响最深的是孩子,家庭序位若是乱了,再多的育儿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
为了孩子,我们需要有觉知地去面对自己,面对家人。
1、让温柔和爱在代际传承。
心中怀有对父母的敬畏,才会对长辈谦逊有礼;心中怀有对父母的敬畏,才能在子女面前立得住、有权威。
很多人都与父母都有着不可说的爱恨情仇,不必自责,情绪本无罪,允许自己表达恨,情绪流过去,才能真的看见爱。
正如海灵格在《爱的序位》一书中说的那样:承认世界的本来面貌,没有意图去改变它;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泰然镇定的心态和清晰的洞察力。
当我们不再被情绪蒙蔽双眼,才能看见父母自有他们的命运,看见父母已经做到了当下能做的最好。
从现在开始,温柔对待父母,给孩子做样子,让温柔和爱,在代际传承。从我这里开始,原生家庭变成温暖的回忆
2、婚姻里,让爱变成一个动词。
夫妻关系一定要高于亲子关系,孩子成长得才无牵无挂。而我们的现状却常常是妈妈和孩子的关系高于一切,这必定造成家庭关系的失调,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为了孩子,我们也需要给婚姻一个机会。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已经不爱我的伴侣了,该怎么办?”
我要告诉你:“那就去爱啊!”
看起来很奇怪的一句话是不是?我都不爱了,怎么去爱呢?
其实,“爱”是一个动词啊。不那么爱了,就去爱啊。
在生活中温和地说话,关注对方的感受,拥抱道别,安排约会……用具体的方式让自己去爱对方,将夫妻关系提到孩子之上。
3、父亲不要缺位,母亲不要越位。
越来越多的守寡式婚姻,揭露着家庭中父亲的缺失。重塑家庭关系,对于父亲本人来说,要主动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掌握家里的核心权力。
对母亲来说,母亲要把属于父亲的那部分责任还给父亲,不能越位。
4、放手,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个案中,儿子30岁了,妈妈还在挑剔、包办,妈妈没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自然无法生发出面对婚姻和工作的智慧。
给孩子尊重和空间,允许孩子试错和失败,不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收回我们爱的控制,孩子才有成长的机会。
爱的序位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向命运臣服,遵守夫妻,子女,父母,兄弟姐妹……这样一个爱的序位,孩子才能真正成长得自由,没羁绊。
我们唯有带着觉察在生活中洞察这些秩序:父母是大的、我是小的,夫妻关系在亲子关系之上……,在一点一滴中去重塑家庭关系,爱才能长久且成功。
作者简介:一木钉,两个男孩的妈妈,专注心理、教育写作,在文字中疗愈自己,惠及他人。亲子专栏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