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很荣幸能有参与六顶帽子的机会,加入六顶帽子这个群体已有快一周的时间,时光如白皙过隙,眨眼即逝,要想生活过的去,就该带点绿,这周被分配的帽子是绿色的。
就本周的议题:怎么让知识产生复利而不是更多的困扰,议题一出,我群成员都提出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并根据不同帽子的属性,案主王贵给我们每顶小帽子都给出了一个确切的输出方向,而如何做好个人知识的科学管理,有哪些好的idea就是我们绿色属性帽子努力奋斗的方向了。
德鲁克说:没有人对你负责,除了你自己,而你唯一的资本就是知识。
本质上我们每个人最硬核的能力就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和运用这些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
地球已由几百年都可能面基不了的,遗世独立的孤岛,变成了被网络这张蜘蛛网紧紧包围的地球村,也不过是几年的功夫,迅速数字化的今天,要想快速获得第一手消息,更丰富的知识早已不是什么难事,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而更加碎片化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倘若碎片化的知识不能形成有效的连接,也就不能激发大脑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知识,那么人类的进步将只能止步不前,由此,对于自己收集到的知识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不管知识以什么样的载体储存,不管是躺在你的平板里,还是放在图书馆里,还是在你的服务器里,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而这些知识不储存于大脑,不为你重构,再创,深刻领会,总有一天,它们会消失。什么都可以被抢走,只有大脑里的知识将永远属于你。
将信息内化为知识,要想更好的实现个人知识的科学管理,在知识获取,整理,保存,体系化,分享,使用,创造也就是重构输出上,我们都更应该环环紧扣,步步把关,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管理一体化,从而真正做到提升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即个人知识管理唯一的意义就是通过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经验,提升自我技能和自我价值。
理论很丰富,实践很困难,知易行难,在数据,信息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科学管理自己的知识,从最符合当今时代特点的知识管理工具来展开,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知识管理工具包括:
收集的工具
整理的工具
存储的工具
分享和传播的工具
创造的工具
对于收集知识,️一,向在该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请教,也就是牛人,耳提面命,而如何让自己能有幸与大牛结识,知乎,豆瓣等线上线下,懂得尊重,单纯付出,努力变优秀。建立自己价值,能量共振才是最刚的准则。
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带着问题,深入其中,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如若能深入实践,交给他人,相信我,这个知识就已被你收入囊中。
三,学会正确使用搜索引擎,很多人在大学里都学学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谷歌学术都是可以为我们生活提供便利,而知道怎么用和用的好又是另外一回事。提出合适的关键词,这取决于你自己的知识储备,精确的关键搜索词,事半功倍。
对于整理,网上有很多的方法,现在很多的App都越来越靠近纸的方向,这也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而对于很喜欢手写于纸上的仪式感的人,拥有一本好用的笔记本,一支得心应手的笔,就真的是感觉拥有了全世界了。
印象笔记,一个很好的记笔记的载体。
康奈尔笔记法,一种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听课笔记,是首选,且又称5R笔记法,是一种记,学,思考和运用结合有效的方法。
存储,云存储,使用公有云存储存储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数据,用私有云存储存储安全要求性高的数据,并且同步不同平台,手机,计算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办公室计算机等。
分享传播工具,在朋友圈里科普知识,共享输出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播方式,你亦可以通过知乎回答问题来进行你知识的重构过程和输出结果,或者在个人专业领域平台发表期刊文献,比如我们医学类,在SCI上发表文章,以及翻墙使用维基百科,你可以在该平台学习和输出,维基百科是大神推荐,本人并未使用过。
创作工具,007里常用的简书,在创作中,会涉及排版,而Markdown则是一款轻排版压力的软件。Word,以及手写。
最后,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往往在没有走出那一步前高估了问题的难度,勇敢去做,关于个人知识的科学管理还有很多,我所知道的也许不是最好的,抛砖引玉,感谢拨冗翻阅拙作,敬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