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驿路梨花”得象征意义。
2.体会设置悬念,一波三折的写法。
3.培养学生修身正己的功德意识。
重点:“驿路梨花”的象征意义。
难点:设置悬念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知道了文中人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欣赏这篇文章中的数字游戏。
两次误会、三个悬念、四写梨花、五件好事
二、阅读讨论。找出文中设置的三个悬念、两次误会,分析理解作品精巧的构思及其表达效果。
误会一:瑶族老人是茅屋主人。
误会二:哈尼族姑娘梨花是屋主人。
悬念一:这是什么人的房子?
悬念二: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
悬念三: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
三个悬念,两次误会,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文章四次写到梨花,分别在哪些段落,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
第一次: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这是自然界的梨花。(赞美,喜爱)营造了美的意境,为故事情节展开做铺垫。
第二次: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
――写人。人与花建立起关系。
第三次:这天夜里,我睡的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尼小姑娘在梨树丛中唱歌……
――虚写。从嗅觉、视觉、听觉,渲染梨花美,以梨花衬托心情。照应文题,推动故事向纵深发展。
第四次: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处处开。”
――“驿路梨花”,一语双关。雷锋精神的象征,赞颂了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上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下联:雷锋精神代代传
四、他们分别做了什么好事?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一群哈尼小姑娘 解放军战士 梨花
(为了避免人满为患,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五、拓展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和同学讨论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