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常听到别人对软装设计师的评价是“审美比较好”,而且因为女孩子审美比较好,所以很多女孩子选择去做软装。而多数需要软装设计的客户也多数是女生,她们自身审美修养也很好,可是她们仍然会担心自己搭配出来的效果不好,原因是“可能单独看某一个产品的时候觉得很好,但当所有东西搭配起来却不是很理想。”
软装看似门槛很低,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审美好就可以了。但这个和学任何艺术类的道理是一致的,那就是人人都能画,可100个人里面只有2个人会成为画家。
那么人们审美的区别是什么呢?
拿个比较具体的例子来说,我们做设计经常会上pinterest找灵感找参考,但对于同一个主题,每个人找出来的图都不一样。而这些图则形成了我们对于同一个事物的感觉、认知和理解。而往往出色的设计师,找的图会更精准,更符合项目要求。
我听过梁宁的《产品思维》课,里面有一个概念叫:“精微体感”。这个能力是出色的产品经理与一般的产品经理的区别。我想这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也是相通的。
精微体感,来自于你对事物大量的观察、实践、理解、消化、总结而形成的个人经验。这些累积会沉淀在你的潜意识中。对于那些看起来差不多的事物,体感更精微的人更能察觉到他们之间细微差别,也更懂得如何运用。就像专业歌手对音准和节拍的辨别掌握与普通人的区别,像画家对色彩和尺度比例的感觉与普通人的区别。这也是专业软装设计师对空间的色彩及尺度比例与一般人的区别。
设计师因为长期的专业训练,对周围事物的形、色、质、光、空间等积累了大量的观察,在练习中实践了大量的审美规律,所以他们比普通人对于“美”更加敏感,而更善于运用。不要期待那些光说不练的人能够拿出靠谱的方案,他们练就的是一套耍嘴皮子的功夫,往往实操的时候各种忽悠。而只看不练的则变成“眼高手低”,看到好东西但自己却做不出来。真正有实力的人,都是“仰望星空而脚踏实地”的。眼光是要高,手应该接地气,实打实地练,升级打怪的过程没有捷径,只是悟性好的,有天赋的人会比较快到达高峰而已。
另一方面,在男权社会传统的影响下,美对于女性来说更是一种竞争力,所以女性天生对美更加有追求,更敏感。大部分的女孩子对穿衣打扮都有自己的一套,因为每天都要实践一次,逐渐练就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穿衣之道。而懂得穿衣却不一定懂得空间搭配,懂的自己却不一定懂别人。因为她们并没有每天去练习空间的搭配,也没有去了解其他人特点和需要;相比起男生更缺乏空间感和组织条理。所以,并不能只看一个女孩子会打扮就判断她更适合做软装的,而且软装师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室内设计软件及技能。
普通人并没有经过这样的审美训练,接触外界的事物一般是被动的,是从最普及的视觉渠道中接触事物。大众的审美,来自于电视、网络、市场、商场等一切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当中。而且通常消费完就会忘掉,并不会去进行深度思考。所以如果没有审美的先锋者去普及大众的生活,那么大众的审美水平并不会自主地提高。
所以,与其说北上深(广州开始落后于深圳了)的人们生活审美要求比较高,不如说是北上深设计行业和品牌的竞争激烈,从而拉高了整体地区的审美水平。
但普通人如果经过刻意练习,也是能够锻炼出良好的审美能力的。就如学习能力强的人,学什么都能通达一样。如果练就了审美的“精微体感”,那么从你手中呈现的事物都能够充满美感。
然后,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单独看某一个产品的时候觉得很好,但当所有东西搭配起来却不是很理想。”
“把东西搭配起来达到理想效果”,应该算是软装设计师的必备技能之一。单独去看某一产品觉得好看,是因为这个产品遵循着自己的一套审美逻辑。但不同的物品之间,是有各自不同的逻辑的。所以把两个完全不同逻辑的东西搭在一起自然是不和谐的,粤语里正所谓“九唔搭八”。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先去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然后给他们重新整合出一套能够融合他们的逻辑。很多人喜欢玩混搭,而真能混得出彩的,是那些能够找到不同物品内在逻辑,而又能够把他们的不同用新的一种逻辑和手法兼容起来,让物品能够在空间中恰到好处地发挥各自的特色和功用的高手。而在同一个空间中,并不是每一件物品都很美就能够营造出这个空间的气质的。有时候甚至,单看每个物品都不美,但放在一起却能营造出独特的美感,这种美,会比单一的美更耐看,更有内涵。
以下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这两把椅子单独看都很好,各有特色。但假如把这两把椅子并列放在一起,就是“九唔搭八”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搭配椅A,会配以同类型北欧风格的家具以及饰品,颜色会以A的基本色做互补或者类比色方案。这样能够得到很纯粹的北欧风格的家居风格。例如这样:
同理要搭配椅B,则会选择美式风格的家具及饰品,颜色会以B的基本色做互补或者类比色方案。例如这样:
很多时候,某个突发奇想的主题,并不适用于现有的物品。因为这个主题与现有的事物并无关联。所以,我们应该从现有的物品和事实中出发,大量观察事物的规律和共性,从而让主题自然升起。
一种表现形式,之所以能够形成某种风格,是他们遵循着一套自洽的逻辑。所以,在你的方案当中如果有一套你个人非常擅长而有效的逻辑,那么就会形成你自己的一种风格。
而我们身边的物品大多数都是“九唔搭八”的,要在这些事物中取得平衡或者用之出彩,关键是我们在空间中如何取舍那些物品中自带的特色和功能,并且把它们置于各自合适的位置当中。如果取舍不当,那么整体效果出来就是混搭过度,依然是会“九唔搭八”的。
在这个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欧式的家居风格和现代风格的精彩融合,形成了一种当代的设计手法。在把握住空间整体的欧式调性当中,用前卫的黄色现代家具呈现出当代的生活方式和气质。这个设计,在传统的欧式中注入了前卫的审美元素,让过时的欧式重新焕发活力。
这里面的技巧也比较简单:把欧式风格元素提炼出来,用现代的手法重新表现。如:天花不用传统的复杂工艺,而用现代喷绘技术保留了传统的欧式宫廷天花样式,用现代的手法重构了欧式的空间氛围,让人们获得新的视觉体验。同样道理,把传统的欧式石膏人像用平面喷绘的形式夸张地作为墙身装饰,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为了平衡造型上的夸张,所以去掉了色相变成灰度,同时用刺激的黄色现代家具来呼应调和夸张的欧式造型。另外,从空间构成的角度考虑,家具视线低矮,所以吊灯采用体量大而奢华的水晶吊灯来平衡空间的重量感。
在这个空间中单看每个物品都是各具特色,但是因为使用了统一的现代表现手法,把握物品的比例、色彩及位置都恰到好处,互补而平衡。而贯穿这些物品的设计逻辑,除了运用了审美规律之外,则是把多数的元素都保持欧式的特征,只用几个单品跳出形成视觉焦点,把物品容纳在统一的欧式生活方式当中。所以最终呈现的效果让人感受到统一的欧式风格同时现代又时尚。但如果这个案例中天花和墙面的石膏图像没有经过现代手法的处理和夸张表现,只保持传统的比例和工艺,那么你会觉得黄色现代的餐桌椅格格不入。在一个空间中,如果互相冲突的物品太多,则很难形成视觉中心,变得散乱混沌。换成理性的角度去理解,则是空间熵值太高,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具有抵抗自身熵增的能力,如果美感有预示生命力的意义,那么熵减的空间则更适合生命居住,居室整洁利落,人体会更健康。历史上的建筑风格也是由繁入简地演变。所以,美在于万物的形成的规律和秩序。
想要解决“单独看某一个产品的时候觉得很好,但所有东西搭配起来却不是很理想”的问题,应该先给你的空间做一次扫描,熟悉空间特点和尺度,并且结合实际需要为它做视觉定位,再有秩序有规律地去组织里面的产品。先去认识和分辨具有统一特性的物品,运用你的“精微体感”从不搭调的东西当中做出取舍,用统一的逻辑让各自的特色能够兼容并蓄,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