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我们都知道要尊重他人,对于自己喜爱的人,我们可以做到无条件地尊重。但是,对于自己不喜欢,或者对自己不好的人,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来看看其他人是如何做到的。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凭借过人的智谋帮助刘邦夺得了天下。张良年轻的时候,有一天自己在桥上散步,一位布衣老人走到张良的身边,莫名其妙地将鞋扔到了桥下,让张良去桥下帮他捞鞋。张良本不想管,但是看到老人年纪大了,就到桥下帮他把鞋捡了起来,递给老人。老人又让张良给穿鞋,张良也没多想,还是很尊重地给老人把鞋穿好了。
老人就跟张良说:你这小子不错。五天后的黎明,你到这儿来等我。五天以后,张良如约来到了桥边。没想到老人已经到了。老人非常生气地说,“和老人家见面还要迟到,真是不尊重人,五天以后你再来。”
第二个5天后,鸡刚打鸣的时候,张良就到了。没想到老人又已经在他前面到了。老人又生气的说,“五天以后再来。”
第三个五天的时候,张良半夜就在桥边等着了。老人这次看到张良,高兴的拿出一本书送给他说:“你好好研读这本书,就有资格能当皇帝的老师了,十年之后你就会有很高的成就了。”
这本书就是《太公兵法》,记载了大量的军事思想之精华。果不其然,张良学会了这本书中的神机妙算,决胜千里的本事,并成为千古留名的一代谋圣。
当时,张良所面对的是一个布衣老人,且是一个不喜欢自己,并一再羞辱自己的老人。但是张良,并没有生气和拒绝,而是心平气和地尽量帮助老人家,用一次又一次的对老人的尊重,赢得了老人的喜欢和尊重。并有缘得到了兵书,成就了自己。这就是助人亦助己的优秀典范!
我们在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是别人不喜欢自己的人。不管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我们都不能生气和发怒,而是要保持自己的涵养和对别人的尊重。其实,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我们在看别人的时候,不要用金钱地位权势去衡量一个人,要学会摒弃世俗的这些标准。我们要用平和的心去看待别人,看待自己,用简单和善良去尊重别人。
你想他人如何尊重自己,就要如何去尊重他人。
尊重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