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异类如何
著名的10000小时定律大家都知道,这个说法来自K. Anders Ericsson的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所以要了解这个说法到底怎么回事儿,可以看看原始论文。
我们都知道了10000小时定律,那是不是我们在10000小时的付出之后就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了?当然不是。所谓的10000小时需要多久,我想需要15年到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怎么会那么久呢?10000小时并不多啊?可这10000小时指的是你真正进步的时间,是你刻意训练的结果。你每天真正能进步的时间有多少?2小时算是多的,一分钟也没有,偶尔来那么一下是大部分人的常态,这并非是危言耸听。
你说一个小饭馆的厨师有没有可能成为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当然是可能的,只要他不断的学习进步。而实际是小饭馆的厨师每天都在烧菜,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10000小时,可他的水平更高了吗?没有。他只是把已有的工作经验用了10年、20年、一辈子。假如他不断的经过培训,我想任何一个厨师都能成为星级厨师。可大多数人并没有,为什么呢?满足于现状,不愿意逃离出舒适区。不得不说大部分人就是如此。
所以10000小时远不是工作了、玩了10000小时,而是刻意训练了10000小时。搬砖搬一辈子搬不成工程师,普通人的模式玩篮球玩一辈子也只能是玩。玩10000小时游戏你成为不了职业玩家,职业玩家是要花时间研究战术的。为老板整理资料、端茶倒水不需要什么水平。
我发现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事实的事实,就是任何一个职业的老手,都会“偷工减料”,这是因为他们对于自身的业务已经非常熟练了,不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就能达到一样的效果。结果就是很多人1年的工作经验用了10年,你问为什么你的工资不涨,你说呢?
还是像上面说的一样,发生如此现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满足于自身现状或者说眼界还不够高。一座小城市的人月入10k,而周围的人只有5k,他就会本能的认为,原来我这么牛逼啊!简直就是大神一般的存在嘛!我不需要再去学什么新东西,现在的技能已经足以保障我生活的很好。殊不知有人月入2万仍不满足,因为他周围有人月入5万、10万。
任何一次的刻意训练都是“痛苦”的。我不想去痛苦,我想舒服,所以我不去努力。以前我十分赞同“任你再努力,阶级始终难以跨越”这一说法,可后来我想明白了。不是阶级难以跨越,而是我们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想跨越。
我们的亲戚朋友处于月入5000的水平,而我经过努力月入数万,我多牛逼啊!我这么牛逼了,我还继续努力干什么啊?我现在的水平已经足以了啊!而处于上层的人怎么想呢?王今年赚了50亿,李今年赚了40亿,我擦,我才赚10亿,得赶紧努力啊!
我们多数人是上进的,可上进度远远不够,即使是一些所谓的非常上进的人。你试想今天的你和昨天有区别吗?没区别。和一周前、一个月前有区别吗?好像也没啥区别。和一年前有多大区别?咦,好像学了点新东西,学啥了呢?
事实上我们在稍年轻的时候或许还愿意努力,不断进步。当我们工作稳定了,生活水平也达到一定层次了,我们就不再愿意去付出了。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一而终的努力奋斗,所谓的阶级跨越没那么难。
任何属于10000小时定律时间,都是我们“强迫”着我们自己去进行的,是每天不断的积累逐渐达成的,你想非常愉快的就成功,凭借所谓的爱好这是不可能的,每一次逃离舒适区都是不舒服的。而爱好只能是爱好,我们永远也达不到专家的水平。世界顶级的运动员在不断训练,任何一个顶级的专家都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什么能确定你在你的领域内一直在进步呢?我想就是你每天都是似懂非懂,处于一个边界状态,这也是提升自己的一个最好的状态。假如你对你的业务已经得心应手,或许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可这已经表明你在停止进步了。
今天的你和昨天有没有区别?十年后你是否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