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乡党第十原为一篇,今分为27章,共642个字。本篇可视为论语八佾篇的进一步阐释,重点是记述孔子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践行礼的,文笔生动如画,宛如孔子的生活素描。只是生僻字多点,有的版本又把章节分得过于琐碎,让人望而生畏。脱开表象,本篇应是上部论语的亮点。
此篇开始五章讲的是孔子的居处之礼。跟乡党怎么相处,跟大夫怎么相处,跟来宾怎么相处,上朝退朝注意什么,出国访问注意什么等等,等等。孔子讲这些东西真是不厌其烦,条分缕析,从恂恂如也到鞠躬如也,大概连续用了十八个如也,表现在各种场合对不同人物的彬彬有礼。
第六七章讲的是服饰之礼。春夏穿什么,秋冬穿什么,家居穿什么,睡觉穿什么,上朝丧期斋戒等特殊时期穿什么,用了四个不和六个必强调千万不能乱穿衣。
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虽疏食菜羹,讲的是饮食之礼。总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项规定是八个不食,即:
陈旧变味腐烂变质的,不食。食品颜色不好的,不食。气味不好的,不食。火候不够的,不食。不到吃饭时间,不食。食品刀功不好的,不食。调料添加不恰当的,不食。市场买来的酒和肉,不食。还有三个不多食。即肉不多食,吃多伤气;酒不多食,喝多乱性;姜可以四季必备,但也不可多食。这些内容仔细研读一下,真是有养生健康的不少道理,不可小觑。
从席不正不坐这句话开始,到升车必正立执绥这一节,讲的是待人之礼。主要包括十二至十四的待乡人之礼,十五至二十的待君王之礼,二十一至二十二的待朋友之礼,二十三至二十四的待己之礼,二十五节的待陌生人之礼。等等。其中,最好玩的是升车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怎么做一个好乘客,别一路对司机指手画脚,值得副驾驶上的媳妇们借鉴。
最后一段为点睛之笔,说的是待自然之礼。关键词是时哉时哉。孔子谆谆教导我们说,要懂得人生的进退,要懂得生活的合乎自然,合乎时宜啊!如若是,绿水青山与人和谐相处,美丽中国,江山如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