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创业者和学习者来说,应该有挺大启发。前几天还在说匠人精神是不是越来越失传,应该是自己圈子里的匠人太少而已。
一直在思考该做点什么,看着朋友微商做的好,建群做微商,最后不了了之。做养生行业,不会维系客户,拉不下脸皮,觉得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也没做成。想开个淘宝店,又不知道卖啥。
愿“沉浸在一个事业当中,认真地去研究、钻研,成为这个事业里最有发言权的、最专业的那个人”!
摘录:
特种材料制造商康宁(Corning)的首席财务官说,我们刻意选择聚焦困难的技术,我们不是很擅长处理简单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大家都会做,我们拼不过别人。大家都会做,对你未来的发展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很高的难度。有很多人创业的时候,喜欢选择上手就能做的事情,你上手就能做,别人上手也能做,所以导致的结果是进去很容易,但想赚钱变得很难。
但如果你集中精力做困难的事情,那很可能你留给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就十分有限。
从提供产品发展到提供解决方案。就是我卖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我卖的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研发的深度。把深度做得更加地深入,更容易实现聚焦。
要不断地去关注客户的需求。这里有一张图,展示了客户需求重要性的排行。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价格,而是产品质量;排在第二位的是经济性,就是划算不划算,性价比高不高;排在第三位的是准时供货;第四位,售前咨询;第五位,客户贴近度;第六位,售后服务;第七位,供货弹性,意思是万一我们要得多,你能不能有;第八位,价格;第九位,系统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第十位,分销;第十一位,是不是德国制造;第十二位,与供货商的合作;第十三位是重要的专利所有权;最后一位是广告。所以对于客户来讲,他更重视的是产品质量和经济性的要求,价格反倒排在中间靠后。
如果你真的能够下功夫,提升自己的能力,让你做到不可替代,这时候任何甲方跟你都是公平谈判的状态,甚至会对你很尊重。
当你做研发的时候,不要闭门造车,你需要经常跟客户沟通,从客户那获得灵感,去观察客户的痛苦,观察客户不方便的地方,想办法帮他解决掉。
隐形冠军公司都有着比较强大的企业文化,他们有匠人精神,他们是以做这一行为荣、为乐的,缺勤率很低,离职率更低。德国隐形冠军公司的平均工龄是37年,就是一个人基本上一辈子就在这一个公司里边待着。隐形冠军公司的离职率只有2.7%。隐形冠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公司的活比人多,一定要保证这个公司时刻处于人不够用的状态。
启发更多的创业者深入一个领域当中去,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专家,并且乐于做研究者,最后成为整个世界市场的领导者。
像《心流》那本书的作者所说,如果你做一件事情觉得无聊,一定不是因为那个事情的原因,而是因为你做那个事情的方式。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么多的隐形冠军,用匠人精神成就了它们的一番事业的时候,你能够感受到那份乐趣是很重要的。就是他能够研究一个轮子研究一辈子,研究一个管风琴研究一辈子。
如果我们真的沉浸在一个事业当中,认真地去研究、钻研,成为这个事业里最有发言权的、最专业的那个人,那生意不就变得越来越好做了吗?我们不需要天天跟别人挤在同一个直播平台上,去找流量、圈粉、快速实现账号裂变等等。所以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打破创业的内卷,开拓思路,对你的生活能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