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习俗之博大精深,岂是我这个小小书生岂能说得清道得明?我只能说说这天空之下的一井之景,关于除夕夜晚上十一点开始的“开门炮”。
从习俗上说,除夕夜的十一点我们把这个时辰视为大年初一的第一个时辰的开始,因此在十一点钟燃一卷鞭炮,称之为“开门炮”。此习俗自我懂事起便有,存在了多久我不知道,将会继续多久我也不知道,倒是放在除夕与大年初一的交接点,我想这其中的寓意深长。
然而,在我家倒是存在这么一个例外: 不放鞭炮。没错,当所有人都把来年的寓意寄托在鞭炮声中的时候,应该允许有一户人家寄托在普普通通和脚踏实地的生活中; 当所有人都把这种鞭炮称为“开门炮”的时候,应该允许有一户人家称其为“关门炮”。
“关门炮”一说来自我父亲,父亲是喜好开玩笑的人,开的玩笑质量如何这值得探讨,但是他觉得好奇得说,“开门炮”不是应该放完炮把门打开的吗?怎么都是放完炮都把门关了,把灯关了,人人跑去睡觉呢?这要叫“关门炮”,“开门炮”应该在初一早上,放完炮把门打开。嗯~细细体会这句话,我是赞成这个说法的,浅显的民间说法就应该从字面去理解文字,倘若再用什么“行得通”的说法去解释民间词语,我觉得那不再是通俗的了,至少味道是变了的。
2016年,还记得那个破破烂烂,逢刮风下雨必然滴滴答答的屋子吗?自它落成之初到如今的2017年除夕之间,从未响过一枚名字叫做“开门炮”的鞭炮,但是住在老屋子里面的人白白胖胖,家庭幸福。而在2017年终于等到了一座新的房子替换去了老房子。因此家里人在讨论,如今不同以往,新的房子要不要开始“开门炮”之旅,二弟是兴致勃勃跑出来说赞成的,父亲母亲是询问我们的意见多一些,而我是跑出来说反对的,我的反对与弟弟的支持票数一样,倒是全家默认为不放这鞭炮的,应该说其中的弊大于利。
终于良辰已到,我在微信写下这么一条朋友圈:
我不说鞭炮其坏处: 火药味很浓,很是呛人,更是弥留不散,满屋子都是。我没有说,怕是扫了大家伙儿的兴,因此用欢快的语气祝大家大吉,祝大家快乐就够了。
地上火光斑斑点点,天上烟花正值灿烂。唯独有一家门口干净,清清楚楚。
古希腊,古罗马,甚至某些存在的部落都通过搏斗解决问题,这是原始的,生态的,最根本的化解冲突的办法,但是被我们视为鲁莽的,不文明的方式。但是他们不会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这样的现实,他们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或者有这样的想法也将会同族的人所抑制。
我看到隔壁谁谁家放完鞭炮,跑出来瞧我家这块“世外桃源”的纤尘不染,况且眼神高高在上,这很让我觉得他愚蠢。大千世界,井底之蛙,和尚笑短发,可笑可笑。世界本是多元,你用狭隘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将变得狭隘,你用广阔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无边无际。
夜深人静,尘土还在飞扬,空气还有丝丝声响,天边还剩缥缈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