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又叫凝血维生素,英文Vitamin K,学名甲萘氢醌,是维生素的一种,天然的维生素K已经发现有两种:一种是在苜蓿中提出的油状物,称为维生素K1;另一种是在腐败鱼肉中获得结晶体,称为维生素K2。
K1为黄色油状物,熔点-20℃,K2为黄色晶体,熔点53.5—54.℃,不溶于水,能溶于醚等有机溶剂。
绿色蔬菜含量较多。
维生素K是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有K1、K2、K3、K4等几种形式,其中K1、K2是天然存在的,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而K3、K4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是水溶性的维生素。
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维生素K是黄色晶体,熔点为52℃~54℃,通常呈油状液体或固体,不溶于水,能溶于油脂及醚等有机溶剂。
所有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都较稳定,能耐酸、耐热,正常烹调中只有很少损失,但对光敏感,也易被碱和紫外线分解。
丹麦化学家达姆于1929年从动物肝和麻子油中发现并提取。具有防止新生婴儿出血疾病、 预防内出血及痔疮、 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促进血液正常凝固的作用。
一、营养保健作用概述
研究发现,维生素K具有超乎想象的营养保健作用,能够预防成年人骨骼强度下降,对绝经后的中老年妇女更为重要。
大量调查数据显示,如果女性膳食中的维生素K摄入量较低,她们发生骨质疏松和股骨骨折的危险就比较大。
然而,维生素K和钙的壮骨作用并不一致,它并不会明显提高骨骼的密度,却能帮助钙更好地进入骨基质,明显提高骨骼的抗折能力。同时,维生素K还能帮助预防临床常见的动脉硬化现象,保护血管的柔韧性,从而减少冠心病和心脏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膳食中维生素K的主要形式是叶绿醌,它富含于绿叶蔬菜中,也少量存在于一些植物油中。一般来说,蔬菜叶片的绿颜色越深,其中维生素K的含量也就越高。
例如,每100克菠菜中维生素K含量达到380毫克,生菜中的含量为315毫克,圆白菜的含量也达到145毫克。只要每天摄入500克蔬菜,其中包含300克以上的深绿叶蔬菜,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维生素K的不足,从而保护血管和骨骼的健康。
维生素K与维生素C有所不同,维生素K不仅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而且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需要有油脂的帮助才能被充分吸收。因此,补充维生素K最好不要生吃蔬菜,可以选择炒青菜或者用沸水焯熟,然后加调味油。
吃熟的蔬菜不仅能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还能有效地增加一餐当中的蔬菜食用量,对满足维生素K的供应最为有益。
二、常见食物中的含量
每100g绿叶蔬菜可以提供50~800μg的维生素K,显然是最好的食物来源。
少量维生素K(1~50μg/100g)也存在于牛奶、奶制品、肉类、蛋类、谷类、水果和其他蔬菜中。
由于中国食物成分表尚未将维生素K列入,下面以美国食物成分的数据表提供参考。
美国常见食物中叶绿醌(维生素K1)含量(每百克含微克):
菠菜 380
生菜 315
豆油 193
圆白菜 145
棉子油 60
芦笋 60
橄榄油 55
干黄豆 47
植物黄油 42
豆角 33
豌豆 24
干扁豆 22
黄瓜 20
西兰花 20
胡萝卜 10
奶油 7
西红柿 6
肝 5
玉米油 3
蛋 2
土豆 1
鲜肉 <1
鲜鱼 <1
全脂奶 <1
三、生理功能
1、促进血液凝固,所以维生素K也称凝血维生素。
维生素是凝血因子γ-羧化酶的辅酶。而其它凝血因子7、9、10的合成也依赖于维生素K 。人体缺少它,凝血时间延长,严重者会流血不止,甚至死亡。
对女性来说可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还可防止内出血及痔疮。经常流鼻血的人,可以考虑多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
2、参与骨骼代谢。
原因是维生素K参与合成BGP(维生素K依赖蛋白质),BGP能调节骨骼中磷酸钙的合成。特别对老年人来说,他们的骨密度和维生素K呈正相关。
经常摄入大量含维生素K的绿色蔬菜的妇女能有效降低骨折的危险性。
四、人体吸收代谢
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需要胆汁协助,水溶性维生素K的吸收则不需要胆汁。
膳食中维生素K都是脂溶性的,所以主要由小肠吸收入淋巴系统,且其吸收取决于胰腺和胆囊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其中约40-70%可被吸收。其在人体内的半减期比较短,约17小时。
人的肠道中有一种细菌会为人体源源不断地制造维生素K,加上在猪肝、鸡蛋、绿色蔬菜中含量较丰,因此,一般人不会缺乏。人工合成的水溶性维生素K,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已广泛地用于医疗上。
人体需要量少、新生儿却极易缺乏的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正常凝固及骨骼生长的重要维生素。
深绿色蔬菜及优酪乳是日常饮食中容易取得的维生素K补给品。人体维生素K的需要量非常少,但它却是维护血液功能正常凝固,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必不可少的,它还可防止内出血及痔疮。
经常流鼻血的人,应该多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
健康人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低而膳食中含量比较多,原发性维生素K缺乏不常见,临床上能见到的由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表现是继发性出血如伤口出血,大片皮下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等。胎盘转运维生素K量少,新生儿初生时体内储存量低及体内肠道的无菌状态阻碍了利用维生素K,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新生儿吸乳量少以及婴儿未成熟的肝脏还不能合成正常数量的凝血因子等原因,使新生儿、小婴儿普遍存在低凝血酶原症。
已知最常见的成人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多发生于摄入含维生素K低的膳食并服用抗生素的病人中,维生素K不足可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和其它胃肠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口炎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小肠炎、短肠综合征、胆道梗阻、胰腺功能不全等,以上情况均需常规补充维生素K制剂。
即使进食大量富含天然维生素K1的膳食也未发现有产生毒性反应者,但服用超过药理剂量的维生素K2能导致新生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和肝中毒,在成人则可诱发心脏病和肺病。
五、缺乏症状
1、新生儿出血疾病,如吐血、肠子、脐带及包皮部位出血;
2、成人不正常凝血,导致牙龈出血、流鼻血、尿血、胃出血及瘀血等症状;
3、低凝血酶原症,症状为血液凝固时间延长、皮下出血;
4、小儿慢性肠炎;
5、热带性下痢。
原理:
缺乏维生素K会减少机体中凝血酶原的合成,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将导致凝血时间延长,出血不止,即便是轻微的创伤或挫伤也可能引起血管破裂。出现皮下出血以及肌肉、脑、胃肠道、腹腔、泌尿生殖系统等器官或组织的出血或尿血、贫血甚至死亡。如:新生儿出血疾病,如吐血、肠子、脐带及包皮部位出血;成人不正常凝血,导致流鼻血、尿血、胃出血及瘀血等症状;低凝血酶原症,症状为血液凝固时间延长、皮下出血;小儿慢性肠炎;热带性下痢。摄入过量的维生素K可引起溶血、正铁血红蛋白尿和卟啉尿症。
六、摄入来源及数量
人类维生素K的来源有二方面:
一方面从肠道细菌合成,主要是K2,占50~60%。维生素K在回肠内吸收,细菌必须在回肠内合成,才能为人体所利用,有些抗生素抑制上述消化道的细菌生长,影响维生素K的摄入。
另一方面从食物中来,主要是K1,占40~50%,绿叶蔬菜含量高,其次是奶及肉类,水果及谷类含量低。牛肝、鱼肝油、蛋黄、乳酪、优酪乳、优格、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蓝菜、莴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螺旋藻、藕中均含有。
维生素K在体内主要储存于肝脏、动物性食物中。菜花、甘蓝、莴苣、菠菜、芜菁叶、紫花苜蓿、豌豆、香菜、海藻、干酪、乳酪、鸡蛋、鱼、鱼卵、蛋黄、奶油、黄油、大豆油、肉类、奶、水果、坚果、肝脏和谷类食物等维生素K含量较丰富。
婴儿因假设肠内尚无细菌可合成维生素K,建议自食物中摄取每公斤体重2mcg的量,一般成年人一天约自食物中摄取每公斤体重1mcg~2mcg的量便足够。
mcg是微克,质量单位,符号μg( 英语:microgram)。 1微克等于一百万分之一克)。
一般食物中摄取就可以了,需要维生素K药物干预者:
1、经常流鼻血者;
2、有严重灼伤或外伤者;
3、正服用抗生素者;
4、早产婴儿;
5、缺乏足够胆汁吸收脂肪者(需经由注射补充);
6、慢性胆囊炎患者。
7、长期应用抗生素及肠道灭菌药者
8、患有胰腺疾病患者、患有胆管疾病及小肠粘膜萎缩或脂肪便患者
药物干预注意事项
1、会损害肝脏功能,肝病患者不宜服用;
2、孕妇及授乳妇女避免大量服用维生素K补充品;
3、X光、放射线、冷冻加工、阿司匹林及空气污染都是维生素K的天敌;
4、如果使用抗生素,造成肠内细菌数量减少或功能降低,维生素K便会相对不足;
5、同时摄取维生素K(即使来源为天然食物),将使抗血液凝固剂的药性产生反效果;
6、服用维生素K补充品后如有脸泛红、发红疹、肠胃不适、皮肤搔养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请医师诊治。
七、婴儿补给
维生素K可以让新生儿体内血液循环正常进行。
在宝宝出生后第一次体检时,医生都会特别指导爸爸妈妈帮宝宝补充维生素K,使维生素K进入宝宝的身体和大脑。
因为维生素K无法通过人的身体形成,所以在日后,宝宝还需要通过饮食摄取维生素K。
八、发现历程
亨利克·达姆(Carl Peter Henrik Dam)为丹麦生物化学家,就学于哥本哈根大学,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任教于该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辗转到美国数年,后又回到丹麦任职。
达姆于20年代后期即在哥本哈根大学从事鸡的胆固醇代谢研究,他的博士论文也是研究胆固醇的生物重要性的文件。
当时一般认为,许多哺乳动物能在体内合成胆固醇,但设想鸡却缺乏这种能力。为了证实这种猜想,达姆用没有胆固醇却富有维生素A和D的食物饲养鸡。他观察到鸡也能合成胆固醇,但更重要的发现是:如果继续用这种食物饲养2-3周,则鸡出现皮下、肌肉和其他器官的出血现象,而且鸡发生出血凝固得很慢;而若在食物中加入脂肪、维生素C以及胆固醇,也对出血没有明显的改善。因此,达姆认为,这是由于在食物中缺乏一种未知的元素所致。
在寻找上诉食物中所缺少的因素过程中,发现绿色叶和猪肝是保护不犯出血病的最有效来源。
达姆于1935年把此因素称为“维生素K”。K是斯堪的那维亚文和德文中“Koagulation”(凝固)一词中的第一个字母,这个物质是脂溶性的,可从紫花苜蓿(alfalfa)中成功地分离出来(1939)。
由绿色植物中分离出的维生素K被称为K1,而由大肠腐败作用所产生的维生素K则称为K2,二者稍有不同,其差别首先由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阿德尔伯特·多伊西(Edward A.Doisv)观察到,并于1939年即将维生素K人工合成。
1943年,达姆与多伊西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