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中的世界可能是一样的么?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客观世界?
不,我们分明是生活在各自的主观世界里。
想象两个人并排走在公园里散步。
她看到路两旁的植被郁郁葱葱,张扬着盛夏的主权。绿荫下的木质长条椅上坐着一对夫妇,旁边两个孩子一边在玩着游戏一边舔着快要化掉的冰淇淋。脑海里童年的回忆跳了出来,跟眼前的一幕产生了共鸣。那时小小的自己舍不得放下放学在路边买的袋装花生牛奶,只好一边喝着花生牛奶一边跟小伙伴们捉迷藏。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起一个优美的弧度。今天的天真蓝啊。
他看到临近傍晚的光透过柏树打在地上,形成不规则的图案。不紧不慢地走着,许多竞走锻炼的人超过了他,他也超过一些看起来闲散的走走停停的路人。想起来了昨天工作的时候领导敲打自己的意思,是觉得工作进度太慢了么?与其它组相比,自己组的进度不算最慢也是排名靠后了,不过这已经是自己能争取的最快的速度了啊。罢了,回去还是得再想个提高效率的法子,今天的天真蓝啊。
这两个人看似处在同一个公园,可实际上看一样的风景,却显然处在不同的“世界”里。
这个不同的“世界”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现象场。他认为我们虽然都处在一个客观世界里,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知识经验等的不同,我们主观感知到的世界是不同的。罗杰斯把客观世界称之为自然现实,又把人们对自然现实的认识叫做主观现实。人在与自然现实的相互作用中来认识客观世界,因为每个人的不同,所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即主观的现象世界和客观的物质世界间存在着一致性,但一致性的程度却因人而异。于是罗杰斯提出了“现象场”的概念,认为现象场就是个体所能意识到的那部分经验。经验只有通过语词、视听表象等符号化以后才能由潜在的东西变为意识的东西。这时,个体才能对感知过、经验过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这些知觉和意义的整体就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
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观点和看法决定着我们的现象场,同时,我们的主观经验也影响着我们的感知。
比较著名例子就是有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无意视盲。当观察者集中注意于某个物体或事件的时候,他们经常不能觉察到显著的、与众不同的物体,这种现象被称为“无意视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心理学家丹尼尔·J·西蒙斯(Daniel J. Simons)设计了一个无意盲视现象的经典例子:他和同在哈佛大学的另一位心理学家克里斯多弗·F·沙布里艾(Christopher F. Chabris),要求被试只为某个三人篮球队队员间的传球计数,而忽略其他球队队员间的传球。当这些受试者专心数数的时候,半数受试者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打扮成大猩猩的人走过球场(这个“大猩猩”甚至在场中央停了一会儿拍他的胸脯)。造成这种“盲视”,不需要突然中断视线,也不需要分散观察者的注意力。有意思的是,许多受试者虽然直接看着“大猩猩”,却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存在。
这个实验表明我们的心理预期会影响我们注意到的现实,事实上,除了这种能被我们明显意识到的目的或预期会影响注意,一些我们平日里意识不到的经验也会影响到注意到的对象。1998年,哈佛大学和肯特州立大学以大学里的路人为被试展开变化视盲的实验。在实验中,一个事先安排好的演员向路人即被试迎面走来,然后向被试问路。当被试给演员指路的时候,有两个人拿着一扇大木门从演员和被试之间经过,在几秒内完全阻挡了他们的视线。在阻挡了被试视线的时候,本来的演员会替换成另一个演员,他们的身高、体型不同,连打扮、发型还有声线都不一样。但是结果超过一半的被试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替换改变。
认知心理学家从“资源有限”和“注意定势”来解释这些现象,而无论哪一种解释都与意识加工有关,在意识加工的过程中,都有主观经验的作用。
经验不同决定了我们能看到的,我们感悟到的都是不同的。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们处在同一个客观世界,但是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我们经常听到一种抱怨的声音“他怎么就不懂呢”,或许有时候是我们没注意到我们本来就习惯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啊。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就没有办法理解他人或者想办法让别人理解。罗杰斯在他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学说中提倡我们学会共情去靠近他人的现象场,结合他人的家庭环境、认知风格、成长经历去理解他人的情绪以及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这样便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沟通彼此“世界”的连接,来尽可能的达到理解的状态。
以上。我们处在同一个客观世界,但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
愿大家都能找到沟通你我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