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夏躁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高尔基

爱孩子,这点对于教育真的很重要。吾日三省吾身,自认为自己脾气不好,又有点粗心,字也写的不好,很庆幸带的这些孩子都有所进步,也还包容我。私底下,我非常喜欢安静,其实不是个很喜欢小孩子的人,但是我爱每一个学生。

因为自己在学习工作过程吃过很多苦,是很想学有所成的那种人,通过学习,发现人真的可以进步,可以成长,可以改变自己不好的一面。我一直记得一句英文格言: People changes, they grow up.人是会变的,他们会成长。我相信自己可以进步,也相信别人可以进步,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感情。我很少带过一个没有任何进步的学生,因为人本身就是可以进步的,除非孩子自己不相信自己,也拒绝相信别人。

大部分孩子孩子感受爱的能力都是很强的,只是我们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觉得他们没有回应或回应不够。他们会觉得我想妈妈做一顿饭给我吃,就是爱她,毕竟在他们这个年龄,满是化学添加剂的零食小吃显得更美味;或者不痛不痒和爸爸闲聊几句,因为他们特别想得到爸爸的肯定。大部分时候,孩子如果很听话,很温顺,是感受到爱了,可能他原本并不是这种性格。

然后,爱孩子和让孩子感受到爱,这是两回事。你付出的爱,孩子都感受不到,两败俱伤,大家都委屈。最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方式是一起去解决问题,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欺负,家长肯定要出面的;成绩退步了,要和他一起分析;他和你抱怨什么时,一定要听完;他做错了,绝不能偏袒。

我到不觉得孩子不能打骂,暴露了我日常凶孩子的本性。骂,应该是严肃的讲道理,打,应该是合理的惩戒。英国至今保留着体罚。比如很多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他们不认为自己错了,觉得不是原则性错误,我作业做了,我上课听了,所以家长也不好说什么,慢慢孩子对自己要求越来越低,他不会动脑筋去想问题的解决方法,慢慢进行的是机械式学习。这个时候,必须当头棒喝,毕竟,思维偷懒是人堕落的前奏。

我觉得孩子们是越来越优秀了,他们有主见,熟悉规则,没有包袱,仍有好奇心。都不知道历史怎么定义我们这个时代,文学史会说大数据配置读者阅读内容么,经济史大概会记下共享经济吧。

零零散散,其实是自我教育的一些总结,因为自己思维偷懒失去了很多东西,所以希望别人可以有个前车之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