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于自媒体平台,文责自负。
二十多岁,正值芳华,多数人已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考试,细数过酒桌上的空杯,也遇见过想要等ta下课的人,或者,还没有。人们生来就会按照社会的游戏规则迈开脚步,从家庭教育开始,到社会教育,我们都会获取到这样的信息,没毛病。
可是,“我”在哪里?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我,这是人生的旅程。“我从没想过这一点”,我也许这样说了,但我绝不会否认自己曾费心思在选择一本好看的漫画、选择一家好吃的餐厅、选择一处舒适的住所、选择大学专业、选择职业甚至是选择伴侣这几件事情上,至少我是这样。有人将其摆在明处探讨,这是哲学。哲学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简单地说,哲学其实是为了帮助人们避免在总结自己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出现辞不达意的现象。无论唯心主义或是唯物主义,最终都会回归到实践,也就是付诸行动。
如果你更注重方法论、正处于迷茫或是需要有效的激励,文德主编的《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或许可以帮到你。
书中对20-30年龄段该做什么分别从自我定位、自我提升、建立人脉、理财以及经营婚恋几个方面给出了非常具体指导,摆脱了社科类书籍一贯的空洞鸡汤文学,典故和实例虽然有槽点,但总的来说文字的描述相当贴近生活,也满足该年龄段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每个年龄段都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审视自己并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有效规划都不算晚,晚的是迟迟没有开始行动。
如果你更注重情感的倾注,喜欢通过别人的故事来反思生活,那么会更适合杰夫·戴尔的《寻找马洛里》,这是一本故事情节相当饱满的小说。
故事开始于沃克和蕾切尔的相遇,简洁干脆的开篇也和后来的故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趣的是,就像这个故事一样,我们的人生也开始得简单和愉悦,至于会经历什么样的过程和结果,可以揣测,却无法预料。喜欢关注外国文学的小伙伴也可以阅读一下杰夫·戴尔的其他作品,他喜欢用风趣灵动的语言来勾绘自己的作品形象,从音乐文学到旅行摄影一定会有你喜欢的题材。
倘若你更喜欢通过借鉴真实而鲜活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前进,我就要向你推荐几部相当不错的传记作品了。
《Jim Thompson》(有很多出版版本,内容大同小异,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版面大小以及书籍厚度,不过这本传记是我几年前去曼谷的吉姆·汤姆森之家参观时读完的,友友们也可以在网上搜索有关他的未解之谜一类书籍):
吉姆·汤普森的一生有着很多复杂的身份,他的故事可算得上是传奇。原为美国建筑师的他因二战爆发,作为前中情局特工前往东南亚地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爱上了泰国这个国家,战后便定居于泰国曼谷,先后从柬埔寨、泰国其他城市买来6座柚木制作而成的高脚楼,拆散后运送到曼谷暹罗,又重新拼砌而成现在的吉姆·汤普森之家。身为基督徒的他因酷爱收藏,先后从柬埔寨、中国、泰国购进并在家收藏了诸多历史悠久的佛像、青花瓷器、雕塑、画像及家具等,每一个角落的设计都独具匠心、富有脑洞和创意。吉姆向西亚地区推售泰丝并于1948年在自家河对面建立泰绣公司,成为了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丝绸商,后于1967年在马来西亚失踪,至今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建筑师。读一读别人脑中的创意,对自己也会有很多的灵感启发呢!
《爱因斯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这个出版公司一改其他传记对人物一贯的枯燥描述,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人生故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这个智商近于两百的传奇人物出生在一个比较和谐并且应该家境还不错的一个家庭里,故事开始于爱因斯坦小时候一次晚餐餐桌上与父亲关于罗盘的对话,也是父亲身上这个罗盘以及爱因斯坦所崇拜的雅各布叔叔打开了他对物理探索的世界大门。因为家里接待客人的时候母亲总会弹奏钢琴或拉奏小提琴,爱因斯坦后来也因此对音乐有一种除了沉迷物理世界以外的特殊情感。这个传奇一世的人物,生命却看似普通和平凡,他和其他小孩一样,也爱好香喷喷的烤鸡、经历过转学、择业甚至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你可以从传记中不难发现,虽然爱因斯坦的原生家庭教育为他的教育启蒙以及后续的事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但成年离家之后爱因斯坦所做的每一个决定、所做的每一件事,包括他的作息和生活习惯,都会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梵高传》-史蒂芬·奈菲 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
相较起来梵高的命运没有其他人那么幸运,甚至可以说是悲惨一生,伯乐虽难求,但在强大势力的打压下,要坚信自己是那一匹千里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读完这本书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全书总共有近4000页,合计40多万字。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在一个在当地相当有名望的天主教家庭中,收到当时传统社会背景的影响,加上梵高出生之后不久他的哥哥文森特就夭折了,这让村里人认为他是煞星,也使得母亲安娜将失子之痛迁移到他身上的情绪。偏见使得梵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变成错误的,创作思维别树一帜的他是那个别人眼里奇怪的孩子。并不是鼓励大家狂傲自大,而是希望自卑的童鞋通过阅读梵高的故事能够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相信自己、鼓励自己,通过这四个步骤来取长补短,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以及当自己的价值被贬低的情况下清晰地认识自己,不被世界的声音所左右。暂时别忙着把目光投向世界,仔细端详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