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听故事
洋洋等我等了很久,从中午12点就开始等我了。我到他家之后,因为停车技术不佳,在门口磨蹭了一会儿,看到铁门不停晃动,然后探出一颗小脑袋,原来他在楼下一边看电视一边等我。
进门后,没有迷恋电视马上跟着上楼。要开始讲故事了,心心念念着科学课的洋洋,他说他不听故事,就自己走去小房子里玩自己的。哥哥呼喊他不回应,我呼喊也不回应。嘴里念念叨叨的说:“我才不要听故事,故事一点都不好听。”我不叫他,直接开始给哥哥讲故事了,讲到好玩的地方故意用夸张的声音,夸张的动作吸引他。哈哈哈,心机的小羚羊。洋洋不受控制的挪过来,一点又一点,直到坐在椅子上。我和哥哥默契的往下,谁也没说啥。讲完故事后,洋洋迫不及待的拿了刚刚讲过的两本绘本去他和哥哥建的小房子里看,他看书的顺序是从后面往回看,看到最前面两张大声的叫我:“老师,这两页没有讲。”我看了一下内容,是他说不听故事后我和哥哥讲的那两页。我回答:“讲过了,刚刚你没来,我给哥哥讲好了。”他听后自己安静看书。
看完书后的洋不知道哪里拿的一张照片,说是妹妹的,哥哥一看发现是他自己,洋洋据理力争:“不对,不是你,是妹妹,她穿裙子。”哥哥说:“不是,那是用小被子盖着。”两人也没有一直纠结这个问题。
小贴士:小时候妈妈们喜欢给男宝宝打扮成女宝宝的样子,可能是出于喜欢或者好玩的心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性别意识后,他们会开始在意这件事,即使青春期也不例外,所以有这样照片的家长藏好。每个孩子都不同,有的会比较敏感,有的比较不在意。如果被发现了孩子出现抗拒的情况也没关系,诚恳的寻求谅解。孩子会原谅你的。(我常常干这种蠢事,每次诚恳的承认错误,孩子都愿意原谅)
火山要爆发啦
哥哥要用泥土来做一座仿真的火山,以往的经验是老师准备好粘土,或者直接用杯子代替。这两个小家伙都有科学启蒙的经验,所以我还没有提出要怎么玩,两兄弟已经想好了怎么玩。家是他们非常熟悉的地方,哥哥已经打定主意要做火山,就近取材。考虑到这个实验关于水,我们商量了一下把场地移到大门口,兄弟两迫不及待的带上材料出发了。
到楼下后哥哥迫不及待的去找土,弟弟也来帮忙,两兄弟一起挖土。刚开始哥哥找了一些沙子,水一冲就流掉了,根本塑形不了,反复几次后我问哥哥需要帮忙吗?哥哥摇摇头继续手中的事,过了没一会哥哥就想到用小花园里的泥土,一点一点的挖,一点一点的筑,不急不躁终于把火山弄好了,表面有一些湿湿的还细心的用沙子再覆盖一层。弟弟也没闲着,他在观察水的流动性,观察水流的方向。
这么有毅力的做一件事,当然是成功啦。
孩子最初对什么事情都很感兴趣,在与现实对话中,一些兴趣被一些隐性的“分子”破坏,以至于看上去他很讨厌某些东西,就好比学习、画画、舞蹈、阅读。这些刚开始明明是孩子很有兴趣的东西,为什么有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没有了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肚子饿的(船)洋
洋洋肚子饿了,做不动小船了,看到哥哥和小羚羊老师在认真的做船,拿起他事先准备好的饼干,一边认真吃一边认真对哥哥说:“你帮我做一下船好不好?”哥哥说:“你要自己做啊!”于是他转过头对小羚羊老师说:“你帮我做一个(艘)船好不好?”“不好,你要自己做哦。”洋洋有点难过,被拒绝了两次,鼓着腮帮子说:“可是我在吃饼干啊,我都没有手,不能做船。”我和哥哥温和坚定的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你,你吃完了再做吧。”他只好看着我们做,累积经验。
吃完后要开始做了,本来觉得他应该需要帮助,然而并没有,被他赶了两次~他说:“我自己会,你不用帮我,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大声的喊:“我需要帮忙,快来帮帮我。”我们去试船的时候,他还在认真做。带有海盗船杆的“大船”就诞生了。
坚持这件事很容易和“固执”挂钩,智慧型的家长更快更清楚的知道怎么引导。
下面一首《同手同脚》送给大家,有兴趣可以听一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