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之前,我对着电脑屏幕发了半小时呆
此时方恨读书少啊,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可是又不想就此放弃。
根据以往的经验,多想一会,总会憋出些内容来。
发呆的空隙,翻看了自己之前写的内容。
除了少数几篇自己还挺满意的,其他的真想全删了,要是给评语的话,两个字:矫情。
至于为什么会矫情,还是客观的原因居多,肚子里没料,没办法产出优质的内容。
好吧,书还是要多看的,吸收下前辈们的精华,是必要的。
继续找灵感中,又翻到笔记本,看到不知哪天的读书笔记
内容是这样的:
演化:自下而上,从来没有谁在创造什么,都是自发演化的。
就像人生,从来不需要空想的预测,想做什么就去做,实践自然会出真知。
但还是存在灵感、好运、第六感这些说法。
我个人理解是,可以用原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来解释。
看到这段内容,想起来是在听了一档节目后,有感而发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于动植物以及人类的某些特殊功能,比如鹰的眼睛、花的色彩、人的大脑。
当我们无从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这是造物主的奇迹,是造物主让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的。
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有规划、有设计的
会这样想,也是正常的,我们喜欢控制感,或者说安全感。
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人生,我们总是倾向于做计划,最好设计一个能用一辈子的计划。
这样就不用多想别的了,按照计划踏踏实实的实施就行了。
但,能认真实施计划的人数比例有多少?
单纯生活中的无数个意外,都足以轻松打破这个马拉松式计划。
不信的话,我们回顾一个自己前10年的生活经历。
10年前,你做了哪些计划,都达到目标了吗?
当然,我相信有人的确达成所愿了,恭喜这批人。
但更多的,是不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我们在制定计划时,往往忽略了环境这个大因素。
先声明下,我不是来宣扬无计划生活的哈
计划还是需要的,但不要太长,重心也不要放在以后,把心收回来,放在眼下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上面。
如果环境有变的话,随时根据实情来调整自己的脚步,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接受生活中的变动。
嗯,其实是说给我自己听的。
就像人常说的,经常炫耀什么就是缺什么。
那我经常说的,就是自己还没做到的。
加油!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