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在刘备死后,北伐曹魏屡次战败呢?
在刘备不愿意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攻打荆州,却被曹操打得南下逃跑之时,诸葛亮是不计前嫌,说动了刘备向东吴孙权求助,并且还亲自前往江东谈判,也就有了后来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之后诸葛亮又帮助刘备拿下了益州,汉中之战打败曹操,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拜为丞相,拥有很高的地位。
只是关羽被杀之后,刘备执意为结义兄弟关羽报仇,亲自率兵讨伐东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这一战基本上消耗了蜀汉奠定下来的基础,诸葛亮临危受命,成为了托孤大臣。也就是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的人生发生了转折,诸葛亮每次北伐曹魏,都战败而归。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的朝政大权,为了能够更好的巩固蜀汉的统治,诸葛亮连续五次北伐曹魏,但是每一次都没有达到诸葛亮的目的,可以说都是以失败告终,屡战屡败。
第一次北伐曹军派了猛将张颌,但是这一次诸葛亮用错了纸上谈兵的马谡,结果导致街亭失守,打乱了诸葛亮的所有战略部署,无奈之下只能撤退。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派了重兵前去攻打陈仓,魏明帝再次派了张颌,率领3万士兵和两个营的勇士到陈仓与蜀军决战,这次诸葛亮面对的依然是强劲的对手张颌,张颌是一位勇猛无敌的武将,在诸葛亮听说魏军要派张颌前来迎战的时候,就已经大感不妙,并且在蜀军粮草不足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坚持长久的作战,为了不造成更大的损失,诸葛亮不得不退兵。
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收复了武都、阴平两个郡,但这两个郡并不是魏国的版图,是在少数民族控制下的郡,所以第三次北伐也是失败的,并没有对魏国造成实质上的打击。
第四次北伐本来是有机会大获全胜的,魏国派了司马懿作为主帅,而司马懿因为没有准备充分,让诸葛亮有机可乘,但是押运粮草的李严和诸葛亮素来不和,所以就没有及时把粮草送到战场,导致诸葛亮错失良机,最终只能放弃北伐。
第五次北伐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兵,诸葛亮因为长时间的积劳成疾,导致体力不支,和司马懿长时间对峙,被活活耗死在了五丈原,诸葛亮已死,蜀军只好退兵。
综上所述,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多次出兵作战却屡战屡败,原因是很复杂的。
第一、人才匮乏。蜀汉诸葛亮北伐期间,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武将,五虎上将也只剩下年迈的赵云,虽然魏延有统帅三军的能力,但是诸葛亮并不喜欢他。
第二、政治敌人李严。刘备临终前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把政权交给了诸葛亮,军事大权却交给了李严,但是以李岩为代表的东州派系和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派系,两者之间是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
李严这个人是一个把个人利益看得很重的人,所以在诸葛亮北伐时,并没有给他提供坚实的后盾,而是拖后腿,这也是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一个原因。
第三、敌方的强大。在诸葛亮北伐时,曹魏已经统一了北方,势力强盛,又有张颌、邓艾这样的名将、统兵作战能力自是不在话下,连诸葛亮都要小心三分,还有司马懿这个劲敌,轮番上阵,耗也把诸葛亮给耗死了。
第四、诸葛亮自身也存在问题。诸葛亮在用人上出了差错,刘备在临终前就曾经告诫过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但是诸葛亮没有听进去,反而把街亭这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交给了马谡,最终导致街亭失守,可以说诸葛亮太过自信,不听别人的建议。
他也没有处理好和李严的关系,在关键时刻,给他使了一个绊子。还有诸葛亮真的是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事亲力气为,导致他身体劳累过度,承受不住这样长年累月的劳累。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