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小时候,我是职场人士,每个寒暑假我都只能把她早早的安顿给老家的外婆或者姑姑们。
生了儿子,我成了全职妈妈,儿子满一岁后,我就会提前从老家将母亲邀请到深圳,请她和阿姨一起照顾儿子。
那时候老家的侄子也很小,邀请母亲来深的同时,会让她把侄子一并带上,我和先生带着女儿、侄子出去旅行一段时间。带着他们去过美国、北欧、内蒙,再后面就遇到了疫情。
疫情期间,儿子也五六岁了,终于也能带他出去看世界了,这期间的假期我依然会邀请母亲和侄子来深,我们一起出游。疫情期间,见缝插针的带他们去过甘肃,青海。
暑期快到了,又开始琢磨着带他们出门。
因为女儿小时候的遗憾,一直以来她总说出门次数太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自己也心生一些想去的国家和城市。我们约定八月全家一起出行,7月我带他们做个短途出行。
两个孩子的妈妈,带他们短途旅行最简单、高效、省时、省心、没有分别心的方式就是我一拖二出行。但对于两个年龄差异大,性别不一样的孩子,却并不是最优方案。
尽管老二还小,但也已经步入需要同伴的阶段。为此,我为女儿找了一对母女,为儿子找了一对母子,出行同伴确定后也只是万里长征完成了第一步。在沟通具体行程时,青春期女孩和懵懂男孩的需求差异太大,以至于我一直在顾此失彼。
沮丧颓废中,有一天接女儿回来的路上,我们的闲聊中,那种荡漾在母女之间的亲密,新奇和畅快,让我多了一些和女儿多多在一起的贪恋,尤其是想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是暑假,而暑假后她就要去住校了,更是感觉属于我们母女相处的时间会愈来愈少。
这种不舍和沉迷中,突然萌生了另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不能求助一下孩子的爸爸?为什么我不能一对一的陪伴呢?
于是我和女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女儿开心得尖叫!
睡前又和儿子做了一些沟通,儿子虽然不如女儿那般开心,但是想到他可以去姐姐没有去过的地方,他也没有丝毫的犹豫。
在和儿女都做好沟通后,只待和先生的对谈了。
果不其然,在跟先生沟通之初,他是不接受的,一是担心自己搞不定儿子,二是担心儿子影响他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从这种安排中感受到了女儿对弟弟的排斥——
他认为出门旅行,只要妈妈和姐姐接纳弟弟,不可能存在弟弟不愿意,或者影响姐姐的问题,唯一的因素就是姐姐从心底里不愿意跟弟弟一起出行。
看到先生如此误会女儿,我的内心对女儿充满了愧疚和心疼。事实上,明明是我架不住一拖二的撕扯,明明是我作为母亲需要和女儿一起共度为数不多的母女时光,而此刻的女儿却成了我的替罪羊。
我把我内在的需求告诉他后,他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我特别理解工作时间的他陪伴孩子的为难之处,那是一种心有余却力不足的撕裂;我特别感激他在如此为难的状态下,成全了我,顺便满足了女儿。
此刻,虽然还没有具体的计划,虽然离假期还有一段距离,但我的内心充满期许和盼望。
当年,也曾有和女儿共度的愉快时光,但那时候她只是一个婴幼儿,那时候的我们,要么是成全她,要么是满足我;
如今,我们是母女,似姐妹,如闺蜜,在即将到来的旅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有各自的小美好,也会有彼此照应的温暖小时光。
期待美好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