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准一生想要从事的事业?》——舒祺聊职场
好书推荐:《职业锚》、《做事的常识》
Facts:
找准终身事业要明白两点:1. 这事没人能给你答案;2. 按照他人的标准死得更快。
概念:等死模式VS穿越模式
习得性无助:进入“不行动——无能为力——不行动”的死循环。
马云的例子:3次高考,4年外语学习,获得出国机会,主业副业齐发展。当年估计连马云也没有料到他会有今天的成功。
外在职业VS内在职业:
内在职业:能力(强项、弱项)、动机(在工作中,真正想要什么?)、价值观(选择这份工作,我最看重的是什么?这个行业或组织最重要的是什么?跟我的价值观是否匹配?)
6. 结论:按照自己“能做”、“想做”、“该做”的标准去选择工作,才真正是“自己的工作”。
7. 《做事的常识》一书中,小仓广用5年的时间来检讨和修正自己的态度和行动。从而体现了行动和目标达成的重要性。
Feeling:
发现自己的误区:
思考和行动不一致,思考反思过后,行为没有跟上,习惯性按照以前的方式来做事,颓废、懒散。
内在职业的探寻不够清晰,不知道当下的工作对自己的目标有什么影响。
Finding:
解决习得性无助最好的办法是,立即行动,打破“无助”的死循环。
内在职业的探究,需要定期更新,这是一个动态的相对平衡的结果。
Future:
设定阶段性的目标,立即行动,始终坚持,达成目标。
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做一次月度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