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之前看见一个事情,一位母亲读初一的儿子想要靠打游戏挣钱,认为学习枯燥,不想再继续读书了。(大概)
初中这个阶段的孩子噢,谁还不是一个叛逆少年呢。那时候我爸给我的教育,想分享一下。
点个赞,继续看下去吧!
01
还在初一,那时候的我刚有了人生中第一部智能手机,九键的按键机和那有大屏幕的智能机完全没法比啦,看小说的方便程度高了不止一个级。
因为写完作业就很晚了,为了玩手机又不能被爸妈发现,大晚上还开着灯没睡觉,就只能躲在被子里玩。
可惜,都怪qq空间的访客记录,年少不懂事的我加了班主任,给他发现半夜玩手机了,家长会上我爸知道了这件事情差点气的把手机摔掉。
然而,即使这样我也还是抵抗不了手机,手机真好玩啊!初二的成绩就开始疯狂下滑了。
或许是意识到对于已经上初中的我来说,打骂和玩手机的魅力比起来已经不起作用了。
02
初二升初三的暑假,我爸就偏要拉着我跟他打工,还说一天有十块钱。
这也算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我爸的工作环境。
我还记得我坐在那辆破旧面包车上,推销的目的地是县城,一路上都是泥头车。因为泥头车太重,路上被压的坑坑洼洼的,光是坐在车上,车子颠簸得屁股都疼。
开了很久的车终于到了。我爸去了一家家店推销他的产品,也没有推销出去。
临走时,我爸让我去小卖部买一根雪糕,买回来,我跟我爸分着吃了。
虽然那天下午的货一件都没有卖出去,但是雪糕真好吃。
还有一次是去帮人装修,我爸光着膀子,手里举着冲击钻,一钻,墙上的灰就往下飘,我爸直面着,只有眼睛上是没有灰的。
说实话,挺心疼他的,我爸那时候都40多了,还要干体力活,挣血汗钱。
正好某个晚上刷到了某乎上的一篇回答,大概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我扪心自问,如果不读书,以后出来是当服务员,或者是在菜市场杀鱼卖鱼,或者是当体力劳动者,这样的活我未来想不想干。
我想了想,干不了。这些活,真的很枯燥。
我也心疼我爸,以后要是他老了,干不动了,我没本事挣钱的话难道还让他继续干这样的活吗?
正好,离暑假结束还有一段时间,我就把那本前半本都是抄答案的语文阅读题给认真做了,开学语文考了个好成绩,然后就是初三认真学习了。
03
故事说完啦。
其实回到这段经历。我觉得我爸的教育
1.在我需要陪伴的时候给了我陪伴。
其实那时候玩手机厉害也有和网友聊天啥的,因为爸妈出来做生意,我就再也没人陪了。初中的年纪也需要关注,那个假期虽然累,但是确实是和我爸相处的很快乐的一段亲子时光。
2.让我有机会去切实体会一些职业。
因为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被灌输读书很重要,关于读完书出来社会要做什么我完全没有这方面概念,只知道医生老师是女孩子应该做的。
但是现在看来,其实开店,卖早餐,卖菜也是一种职业,只是说,读书之后能带来的选择更多而已。
3.让我知道要为了什么而改变。
看到我爸这么辛苦,说真的心里挺难受的,作为家庭的一份子自然也是想要帮助家里。
恰巧,我那时候心里想的是,既然父母都努力工作来维持这个家庭,那么我应该要更好的学习才能帮到家里。
毕竟我不想选择体力活这些工作。
看到这里,拜托点个赞,谢谢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