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声音:品牌黄了也无所谓!我搞读书会,就是想用24年时间死磕这件事!

上海昨晚下了一场阵雨,很突然。

那会儿我刚好在车里,躲过了挨浇的机会,非常幸运。当时正在和伙伴们开线上语音会议,和大家分享我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希望对他们有启发和帮助。

分享到最后,我强调了一个核心的关键,就是每个人一定要活出自己的样子,大胆的、放开的、绽放的样子。不要因为外界的各种原因,让自己受拘束,受限制。哪怕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不一样的,你在我眼里,依然是独一无二的你,没有任何人能取代你。

这是我自始至终一直相信的东西,我自己一路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君子和而不同。我们志同道合,同心同力,但这不影响我们每个人活出不一样的自己。尤其在一个团队里,我们虽然有共同的目标和使命,但我们分工不一样,角色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团队做出不一样的贡献。我们崇尚的是“领导者-领导者”的管理模式,而不是“领导者-跟随者”的模式。前者强调的是每个人的独立性、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是领导者,后者则是附属者和追随者,从生命的层次看,前者比后者一定更为绽放、强大。

在我的价值观里,我希望每个人都活出真实的自己,不受拘束、限制地成长,真正变得强大优秀,这个比找任何贵人、资源都重要的多。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好不容易活一回,为什么不去好好绽放一把呢?

自己完全绽放开来,尽情地发光发热,将这份光和热带给身边更多的人,影响他们也行动起来,绽放自己,这时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完全体现出来了。

这也是我发起“行动的声音”这个读书会品牌初心和愿景,对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即使我的团队伙伴也是如此。我希望有一天他们都足够强大,有自己的贵人,有自己的圈子,也过好自己的生活,幸福美好,充实而有意义。那时我们还会不会在一起共事,我没有什么期待,我只希望每个人都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如果有缘分,我们依然会在一起,这种关系永远都不会断。那时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强大,聚在一起,就是更为强大的团队。

我对团队的定义比较广泛,我觉得只要相互认可,愿意围绕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就可以称为团队伙伴。基于这种定义,我完全可以把认识刚刚没几天的朋友归为自己的团队伙伴,我们可以直接合作,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赋能、助力。

当你不给自己设限的时候,你的未来就没有限制。借力也是如此,万物虽然不为我所有,但可以皆为我所用,只要你的格局、胸怀够大,你的愿景够大,你就可以借万物的力。

这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我发起的【百人百城】计划,到100个城市,见100个人,这些人我是可以直接看作是自己的团队伙伴的,因为和他们已经有一定的信任基础,他们对我们做的事情也非常认可,愿意支持和助力我们,这就足以让我们成为一个团队了。百人百城,这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真正链接的朋友何止百人千人,如果进一步放大思维,这百人千人背后还有百人千人,这是几何倍数的放大,我看到的是这些。

为什么我现在对我们目前做的读书会品牌发展速度一点都不着急?因为我们现阶段盯着的是2049年祖国100年诞辰,今年是2025年,还有24年时间,我们愿意用24年时间来成长自己。这个时间足够长,足够我们去做很多事情,把眼光像这样放长远,就自然少了很多焦虑和担心,而且对未来非常笃定。

发大愿,做小事,不停步。我们就这样持续做,最后,结果和目标的达成,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和韧性,和时间做朋友。

这些都是我一直在和伙伴们强调的,人生活一场不容易,一定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们可以有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但这个目标和愿景足够大,丝毫不影响我们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行动的声音,用行动成就幸福。我们的目标是幸福,不是品牌,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去追寻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刻意去追求品牌建设,这样就有些舍本逐末了。或者这样说,追求品牌建设,本身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而已。

如果哪一天我们每个伙伴都活得很幸福,哪怕这个品牌黄了、没有了,也没关系,我丝毫不在乎。但如果真能做到那样,我们的品牌也就真正造就出来了。

以上,就是我想和伙伴们说的话,和大家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