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本名张曼倩,山东人,出生于西汉,正好比汉武帝刘彻大两岁,这两人的渊源也是有的说一说的。
东方朔是个儒生。汉武帝刘彻当上皇帝时,他二十二岁。此时,老臣董仲舒上书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些曾经归隐山林的隐士们纷纷向长安城拥来,然而来的人太多了,汉武帝面试完,好了你回去等消息吧,一般往往都再没了消息。可是东方朔不一样啊,他有的是新奇古怪的点子。
东方朔上书自荐,整整用了三千奏牍,需要两个人来抬才能抬得动,光是看他的奏折,汉武帝就看了两个月。在奏章里他更是把自己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学贯孔孟,能写能战,文臣不弱张良,武臣能挡樊哙。
这下当然武帝是坐不住了。
时值汉武帝弱冠之年,在现代来看也正是稚气未脱,虽说已经是一国之君,但依然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啊。好啊!看你东方朔这么狂,就给你个小官当当,封了一个待诏公车的职位,这个职位放现在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公务员,晾一晾他。
照常理言,晾一晾也就忘了,皇帝这种日理万机的人怎么有闲心去记住一个小职员,哎,这东方朔可就不干了,他要找点事情让皇帝注意到自己,这不,有资料说,他恐吓俳优说我动动嘴皮子,就能让你们人头落地,俳优大惊,于是流言四起,后传至武帝耳中,当堂对问说:“我堂堂真学才干九尺男儿,俸禄竟比不上供人发笑的这些侏儒俳优。”汉武帝哈哈大笑识破了他的计策,于是提拔了他。史书家言:“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
可是这时候的东方朔又怎会知道,终其一生,他也不过只是一个俳优。
他性情机敏,诙谐善辩,常常使武帝发笑。武帝把他放在身边。经常召他在跟前,武帝没有心情不愉悦的时候。但是这,只是开始。
没有人知道东方曼倩心里究竟在想什么。那样放荡不羁的男人同时声名也不可期。
他行为足可称得上“癫狂”,圣上赐的御宴,吃完了还要揣衣服里带走,也不管干净卫生。皇上高兴之余赏他几匹绫罗绸缎,抗肩上就回家了,每年得到的封赏俸禄啊都用来讨老婆,一年娶一个新老婆,再给旧老婆点“分手费”。武帝跟前的侍臣都称他为“疯子”,武帝却说,“如果不是因为东方朔这些荒唐行为,那么你们哪能比得上他呢?”
其实东方朔心里明镜似的,有次经过大殿,郎官们对他说:“我们都以为先生您是位狂人。”东方朔哈哈大笑说:“我这种人就是隐居在朝廷里的人啊!”酒席之上,尽酣之时,他能醉卧唱道:“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 庐之下。”(能在这朝廷中避世保全自我,又何苦去那深山老林结庐呢?)
他衣怀其肉,他声名狼藉,他痴痴等候,等了一辈子的为国大计,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常侍郎,他常耍小聪明逗武帝开心以此得到武帝的宠爱,他也曾多次直言进谏,但武帝却常常不当一回事。
东方朔是受宠的,然而也是失宠的。在皇宫,他可以耍尽嘴皮子,跟皇上戏谑耍嘴皮子。但是,这不过是为武帝逗乐罢了。
他写《非有先生论》,《答客难》满腔郁闷不得解脱。东方朔的文章足以证明他在诸多方面的才能,但汉武帝始终都不肯给他一个有实权的职位去发挥他的才干,武帝一直把他放在了言官,伶官的地位上,看重他的口才,看重他的风趣,却并不重视他的实才。或者说东方朔的其他光环都被口才光环掩盖了,导致汉武帝只看得到他口才出众,如果是这样,不管汉武帝平时对东方朔这个知识分子有多看重,有多宠爱,东方朔都是不幸的。
东方朔会占卜、会算卦、会猜度汉武帝的心思,唯独看不透汉武帝为什么不用他任要职。他这一生都是在这种矛盾之中苦苦挣扎,不是肱骨之臣,吃着微薄的俸禄,操着天下大事的心。
到了晚年。东方朔临终时,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说:“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仅仅是善于言谈吗?”
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公元前93年卒,时年61岁。
不知道汉武帝余下的十一个年头,有没有有没有时常想起那个狂狷辩才——东方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