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我才意识到以前的阅读方法都是在假读书,阅读质量也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在运用和让一本书属于自己相差甚远,阅读的效率更是出奇的低。
为了让自己更高效的在书中获取精准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现把书中精髓整理出来,供自己和各位爱学习的伙伴们参考。PS:以下方法虽适用所有类型的书籍,但更偏向非小说性质的实用类书籍。
阅读分为4个层级:一级基础阅读,二级检视阅读,三级分析阅读,四级主题阅读。
我们要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通过4个提问让自己做一个主动阅读者:Q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Q2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Q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Q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的三个方法。1、三种笔记的记录方法: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2、培养阅读习惯,找出关键词、句子、页码用划线和笔记进行标注。3、在分析阅读许多阅读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
【一级基础阅读】能识字认字,基本理解作者的大概意思,是小学六年级以前的水平。
【二级检视阅读】关注书名、序言和副标题、目录和索引,作者简介,书名相关的篇章。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快速通读,不管你能不能看懂,都从头到尾翻一遍。
【三级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规则一: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规则二:使用最简单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规则三: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
规则四: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规则五: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规则六: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主旨。
规则七:知道作者论述的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规则八: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的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规则九: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规则十: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规则十一: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规则
规则十二: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规则十三: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规则十四:证明作者不合乎逻辑
规则十五: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四级主题阅读】1.设计主题相关的书单。2.阅读的5个步骤:
(1)找到相关章节,主题才是重点,而不是阅读的书籍。
(2)代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3)理清问题,找出关键句子,建立一组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
(5)分析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突显主题。
我看了别人画的思维导图,但与自己阅读理解的还是有比较大的偏差,比较有价值的知识和经典著作,靠别人嚼碎喂给自己是很难消化的。所以自己整理和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一种实践和对信息的运用,很感谢以上所学理论,让我重塑了自己的阅读方法,能够快速理解一本书和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