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是对以往思绪的一个整理。今年发生了很多事,文章也写得比较多,大致看出一些脉络了。以去年的《两个世界的对话》为基础,一条线索长起来了。
我在去年的文章里写道,“一人一世界,每一个生命体都是一个世界,一本书也是一个世界的片段。”
先从世界的本质入手,“世界的定义,难道不是能被生命体感知和理解的主体吗?其实从人的角度来说,最真切的是能被人感知和理解的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将此心推及各类生命体,因为我们实在看到、感受到它们的情感,他们的判断,还有他们的生活等等。”
也就是说,世界不能脱离我们的感知而存在,不论对我们,还是对其他生物体也是一样。自身的属性也决定了能感的属性。如一个电子,带一个负电荷,它所感应的世界,无外乎两种,正电荷或者负电荷,或许还有时空的属性,除此以外,其他属性对它一无所感。
我们无法绕开我们的感知去直接体察这个世界,这就是休谟“不可知论”的源头。因此我们争论是物质第一性或者思维第一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既然活着,每一刻既是心,又是物,所谓“心不自心,因物而心;物不自物,因心而物”。
所以撇开第一性的争论,接受现实,那么,我们就需要区别两个世界,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这是我《两个世界的对话》里的基本观点。而无论是心,还是物,都是两个世界的交集,它们不是纯粹属于某个世界的。
比如你看到一个建筑,你说它是物是心?它是物没错,但它此刻进入了你的感知,你只看到了你感知的这个建筑,比如一个盲人就看不到,一个带上了黑色眼镜的人看到的就跟你看到的不一样,所以它已经是属于你心范畴的事物了。
音乐也是一样,如果你说它存在于物,那为什么换一个人,换一个乐器,我们也能演绎出来,岂不是先存于心吗?
既然一切都存于心,那我们演奏出来做什么?一切艺术的展现,意义何在?
所以我讨论了两个世界的不同属性,最后论证了精神世界必须要通过物质世界来展现,来强化,来互动的道理。
具体来说,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有以下不同的特性:
1.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丰富(可以不断认识,永无止境)、多元(各种层次的生命都有其生活模式)、轮回(生命体甚至其他的任何一种事物,有生就有死,不断处于转化之中)但是受限制(如宇宙常数、客观规律等)。让我们倍感桎梏的就是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其实非常丰富,我们虽然无法通过精神而使得重力消失,但是她却提供了流体让我们克服重力,虽然很多精神的图景尚未在其中得以实现,但是仍然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就像过去多少人尝试飞翔而不可得,近代终于实现了一样。人类的超越性在于,很多时候是在精神中先看到这个图景了,后来真的在现实中发现了,但是现实无疑有所谓的客观规律,要等。这个等,实在是博大精深。
2.精神世界
精神世界自由(可以创造、想象各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可能性)、永恒(一旦存在便可以永久延续,永远不停地被不同的人和生命体验),同样是多元(各种精神图画、各种思想,可以说,如果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一个无限的集合的话,那么精神世界甚至比物质世界的无限更大,因为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用精神命名和理解,反过来,精神中的许多事物,在物质中尚未实现)、丰富(精神也可以不断认识,对于某些精神模型来说,它是可以不断进化的,但又永远并存的,即,旧的模型仍有其意义,如广义相对论包含并修正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万有引力模型仍然可以存在)。
综上,我们可以说,物质世界为精神世界提供了表达的空间,而精神世界需要借助物质世界来固化、表达。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首先,我和你之间隔着两个肉体,我们毕竟不能直接读取对方的思想,所以“以心传心”就变成一个难题,必须要以物为媒。由此可以看出,其实心灵是离我们比较近的,易于流变的物,而物是相对固化,离我们比较远的心,这是以躯体而论。
其次,精神世界有个特点,即它不够具体、直观。大脑中的影像,始终令人感到模糊,因此我们才要创造成实体的物质,供人欣赏,这就是艺术的本质。
因此,这两点使得精神世界不得不依赖于现实物质,不是说它不自由了,而是说,如果你想要表达一个精神的话,最好用上某种现实中的东西,而最深的精神,连表达都不能,因为我们前面讲到,现实世界并无具体的实体可以去完全对应,只有去不断地否定,从而启发你找到那个真正要肯定的东西,这就是老子说的“道”。
昨天在朗诵会上,我更强烈感受到了这点,按理说,朗诵的精神,之前已经在我心中,那我要不要上去朗诵呢?结论是,我上去朗诵之后,我感到我的精神放大了。一个是我感觉我的声音、肢体在表达精神时的颤动,其实也是精神的一部分,其次,我可以感受到现场的气场、观众的眼神,进而使我的精神继续燃烧。所以,精神世界对现实世界的依赖,与其说是 依赖,不如说是共振,物也因此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
物的位置,不仅仅是物理的,更是心灵的。前面已经论证了,这里不多说。所以我们慨叹一个物没有归于他应有的主人时,就是物失其位。比如我们向城市倾倒垃圾,有些垃圾其实是可以再利用的宝贝,这时候它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位置。
当物得其位时,心灵也因此闪耀。比如我写一篇文章,几个字放在妥帖的位置,心灵也因此闪耀。
所以人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按世界赋予我们的属性,让物正其位。这就是所谓中庸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为什么人类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即参与、赞美造物的过程。
参,是参与,我们一生都必须参与这种创造;赞,是赞美,即我们要体会造物的美,这就是艺术。
万物的美本来无处不在,但你如何编排,集中触动人类的内心,这就是一切艺术的本质。
世界上发生的事,既是由于你的感应召来的,也是由于它的发生,强化了你内心的某种信念。这是我今年行来的一路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要坚持自己的初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心也很容易动摇,所幸只要多坚持一下,外物总能响应,即使是夜里的微光,也足以撕破黑暗,慰人心肠。
记住《肖申克的救赎》里说的,即使是在监狱的高墙里,依然有生命的神圣流入你的内心,那是谁也无法剥夺走的。
所以,还是要坚持。我最后写了要怎么样应对两个世界时,我这样写道:
面对现实世界,我们应当奋力拼搏,承受上苍给我们的种种限制甚至是枷锁、苦役,展现我们的力量,因为我们相信,凡是加给我们的,总是我们所能承受的,只要活着,那就对这个现实世界永远抱有希望。现实世界是受限制的,因此人生也是充满苦难和考验的,去迎接它们,在生命的洗礼中成长。宇宙中的每一件事物,都等待好了要教育我们。
面对精神世界,我们应该懂得超然。精神世界为我们更加自由、永恒的空间,也使我们明白,现实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种可能而已,我们的心灵可以借由这个点到达永恒。所以极乐世界早已经存在了,只是我们的肉身暂时无法过去而已。我们的精神漂泊在各种海洋里,也是一种自在的遨游。头顶的星空如此无限,脚下的大地却属于同一个地球。
在两个世界的对话中,我觉得最重要还是要相信和感恩。走遍世界也是为了找自己,如果你不曾走过世界,又如何明白你心中所喜悦呢?感谢现实世界给我们带来表达的可能,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使精神升华,这应该是人生的本质意义。不要轻视这个现实世界,但要“诗意地栖迟”,找到朴素的外表下神圣的内涵,深深地进入,忘却时光。去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艺,那就是练习心的最好方法,如何“得心应手”,不只应于手,也应于万物。与天地共舞。明白、了悟空无的美妙,一切的本体和归宿。
永远不要轻视物质,尤其不要把物质当做一件计算的符号。今天世界的混乱在于,以金钱为媒介,物质更容易地控制了我们的心灵,因为,从金钱介入人类生活开始,数字开始不仅仅是数字,而是事关生活方方面面的东西了。所以一切都被量化,连人的价值,这种无量的东西,也被量化了。其实,市场经济也只是我们生活的一片图景而已,不是全部。
文章到这里,也要蜿蜒而止了,愿大家都得福泽。要回归,不要以为死亡是一件很遥远的事,生命每一刻,呼吸之间,死亡都像粉屑一样被吸入。肉体在不断更新,也就是细胞在不断死亡;精神也是如此,记忆在不断消长,今日和昨日所恋,又有所不同。一切的答案,写出之后便失却神圣的光芒,寻到之后又被抛下,继续无尽的探索。每个人都是一位不尽的修行者。
总结一下提纲:从感知入手,推导世界的定义,心物二元一体,两个世界的特性及相互关系,如何应对两个世界。
谁能看懂这篇文章,谁就能看懂这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