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轻易下结论。
可是,很多人虽然经过再三考虑,但意义不大,依旧得出的是错误的结论,并且自己还很无辜的说:“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了啊”。
问题出现在哪?
问题出现在他不懂正确的思考方法,他只是在自己臆想中再三思考而已,其结果可想而知。
那么,应该如何思考呢?
《学经》说:
世间疾病,凡知源起,自得其治。故医之无术,以症施治,医之善治,必察其自起。
任何问题,找到它的本质根源,对症下药,才能根治。所以,只看表面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从根源着手。
那么,只要找到问题的本质根源,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不一定。
因为方法不对,依然无法解决问题。
择药施之不当者有三:一曰不察病因;二曰滥施药攻;三曰未因时施治。
选择药物治病有三个错误行为:
1.不查找生病的原因。2.用药剂量不对。3.没有选对用药的时机。
一、不察病因
比如,病人因为熬夜导致上火牙疼,如果医生开的药只是能去火和止痛消炎,那么,在短时间内的确可以解决问题,但是,一段时间后病情还会反复,因为熬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依然会导致上火牙疼症状出现。
我们解决问题,如果不能找出事情的因果逻辑关系,仅仅是对症下药,就不能长久的解决问题。
二、滥施药攻
比如,病人只要咳嗽,医生就开止咳药,一日三次,每次一片服用。
这也是不对的。
因为同样的症状有轻重缓急之分,不依据病情的程度用药,用药过轻不但效果不好,而且会延误病情,用药过重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解决问题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正确地判断出问题的发展程度,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用猛药物”,盲目相信“大力出奇迹”;也不能畏手畏脚给出的方法不痛不痒,这样都是有问题的。
三、未因时施治
治病讲究时机,病情发展阶段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甚至有些疾病不能立即治疗,需要等待时机。
我们做事情也是如此,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事情做到什么程度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都要有清楚的判断和预期。
举个例子:
交警发现一个人从饭店出来,摇摇晃晃走向车,这时交警不能把他按酒驾抓起来,就算他坐上了车,也是不能抓的,最多交警上前提醒:喝酒不能开车。
一旦这个人启动车子行驶就能抓了,这就叫等待时机。
所以,不察病因、滥施药攻、未因时施治的行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甚至会恶化问题。
那么,应该怎么办?
凡欲诊病者,必先问患者饮食起居,此为身安之所;后言其喜怒乐苦,此为心宁之房,再察其变故之因。
治病需要从身心两个方面诊治,理清身心两个方面问题的逻辑关系,有助于解决问题。
《易经》说:
一体分二相,二相为阴阳。
身心就是一个人的阴阳二相,不仅人如此,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只有理清阴阳这两方面的逻辑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
人无疾,则其体亦不存焉。故疾不致病,可自生自消者,不以药相攻,是为之消,是为养体。人之疾,源于身心,药之攻,多可治身无以疗心焉,滥施无度,药性日微,其病愈重,是以无治焉。
“人恒无疾,则易遗身健之行,疾不致病,则难知养体之德。”人不生病,就不会重视身体。偶尔有点小病,能靠着自身免疫力治愈的,就不需要用药物,这就是自然消除病灶,这是自身内在的养体。
人生病,原因在于身心两个方面,可是药物只能治疗身体方面的问题,不能对心理方面起到作用。
前面说了,一个人的身心是阴阳的两个方面,阴阳需要平衡。而一味地用药就意味着身体单方面越来越好,可是心理方面却依旧存在问题,那么,这就会导致阴阳失衡,并且问题依然存在。
可怕的是,人们发现用药但病情未达到预期的好转,就会加大药量,那么,药量越大病人身体阴阳失衡就越严重。
由于人自身阴阳调节及阴阳间的相互作用,阴阳失衡达到最大差值,人为了保证自身本体的存在,不会因为阴阳失衡过大而消亡。身体方面为了避免继续扩大差值,就会抵抗药物的作用,表现出来的就是耐药性。
这时候,无论再怎么加大药量,药物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微弱,药物无法再对人身体方面产生良好作用,身体就会每况愈下,并且心理方面问题也依然存在,所以呈现出人的整体病情是不断恶化,甚至医生无法施治。
世间万物也是如此,阴阳失衡就会出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用药之道,一曰和,二曰养。
用药的规律一个是中和,使阴阳平衡,另一个是休养,加强身心健康,增加自身免疫力,增强自身能量。
做事也一样,要平衡一件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单一方面不断加强到最大值,也会物极必反,导致整体呈下降趋势。阴阳平衡后就需要持续保持平衡状态,积累到一定的时间,事情自然就成了。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