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指能够运用知识与技能推动社会发展的人,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地方发展和企业壮大的第一资源、核心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由此可见国家对于人才越来越重视,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号召,发布各类扶持人才相关政策。
在2024年11月7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福建省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在会上提出了要发挥重点人才的领头作用、实施省引才“百人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等关于人才内容,积极响应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不断优化涉企人才政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曾说,不应该以出身用来作为用人的标准,而应该以是否尚贤有能力作为标准,并且要用好人才,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治理国家是如此,那么企业更是如此。就像百度公司的创始人李彦宏,他并不看重员工的年龄、性别、学历、毕业院校以及工作背景,他需要的是悟性高的、愿意创新的人才。再如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他在创业初期花了80%的时间去找有能力的人才,并亲自面试他们,在雷军看来,用聪明的人才,成本是最低的。企业的用人之道在于发挥每个人的才华,让每个人才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企业才能稳定发展。
为了让国家未来有更多的人才选择,我们应该着力于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年时期开始培养。因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先锋。教育阶段,除了必修课以外,应多开设他们感兴趣的一些课外内容的课,例如简单神奇的科学实验课、提升动手实践能力的手工课……发掘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找到他们擅长的能力,并在成长过程加以培养,为将来成为人才打下基础。还可以按习总书记所说:根据青年人的思维特点,按照从元素到观点再到理论的认知规律,将党的科学理论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小故事”,以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年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魅力和实践品质青年人的思维特点,按照从元素到观点再到理论的认知规律,将党的科学理论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小故事”,以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年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魅力和实践品质。
为使引进人才的效益发挥最大,要健全人才投入机制,各部门、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让人才工作真正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