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选了三部影片:《照明商店》,貌似“鬼片”,首先被排除。《瞒天过海》,悬疑犯罪,内容不太喜欢,排除。后选了我以为热闹激烈的动作警匪片《爆裂点》。《三大队》当时没注意到,不然,不会选择《爆裂点》。
《爆裂点》这个名字感觉粗俗,主要是冲着感觉中的港匪片去的。休息嘛,视听刺激,缓解放松。再者,对张家辉角色演绎的印象还不错。
这是一个反毒片,正义方警察与邪恶方毒犯之间的斗争较量。本片涉及卧底,是不是反毒片中都有卧底?
整体评价,一般,打6-7分。
从以前看的反毒片获得的印象类比上感到有些失望——缺少大场景。尽管也出现“金三角”,但一闪而过,以此来看,制片方的粗糙敷衍。如果把内容多一些放在海外拍,在观感体验上会有很大的不同,会表现出贩毒制毒等犯罪更复杂化。而本片基本上是在香港,而且,主要人物突出在警察与卧底。突出警察、卧底,这个没有问题。但是,把事情局限在香港,就不能更好的表现反毒的严厉性,也就不能更好的表现警察的英勇。
有网评说,本片就是靠张家辉、陈伟霆的演技撑起来的。我看这话并不算过分。
片长138分钟,足够时间。但内容不足以把这么长的时间撑满。其中,女制毒师女儿叛逆,挥霍,滥情,遭强奸,女制毒去救女儿。以及,缉毒总督察李振邦儿子因在分裂家庭中长大,对李的仇视反叛,到处惹事生非,最后被毒首利用烧死。这些内容,虽不是完全无关。但是,太啰嗦了,冲淡了主题。这些是可以一笔带过的。
两个单亲家庭,对儿女的久疚,以通过给他们善后来弥补。被李振邦儿子打伤的对方,也极力爱护自己的儿子,要一个交代。这两个父亲、一个母亲,都表现出对儿女的极大爱护。可相反,毒犯在危险关头,为了自保,挟持并伤害自己年幼的女儿,这是有意形成对比吗?不然,这种不一致又作何解?人性的复杂?扭曲?
毒首韩洋患有一种怪病,必须定时输血。这一种怪病,似乎可以丰满人物形象。作为毒首,一定有与众不同之处。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女子苇,最后为何拿刀捅他?他俩是兄妹,还是情侣?有点看不懂。
江铭这个卧底的角色也不够扎实。可想而知,当卧底绝对是聪慧过人。能在罪犯群体中以真乱假,获得信任这个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相信那些罪犯并不傻,可以说都是些头脑灵活、胆大心细的家伙。想骗他们,得比他们更聪慧。
如果在这方面的较量上,通过细节,用二到三场的表现,让卧底在关键时刻死里逃生,我想,会更好看。
本片我没有看到这样的细节。江铭似乎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动了枪支手脚。这个处理也别扭,不协调,信服度低。江铭不想放弃卧底,半途而废,想再做一笔好上岸,这是什么意思?从中捞好处?人物已经走偏了。李振邦叫他不要做了,他不听。可后来,他的角色反转,说杀阿九是不得已。而且,救了毒犯的小女儿,又表现出一个真正警察的样子。忽左忽右,这反转也太令人不可捉摸。
反而有一个细节,在做事的时候,作为卧底的江铭坐在后排打游戏,旁边的同伙一把抢过游戏机给扔了出去。江铭看似是专注在打游戏,实际上是通过游戏机定位“通风报信”。实话说,这点小聪明,连我这个笨人都想得出来,除非,之前有铺垫:江铭特别着迷打游戏,然而并没有这样的铺垫。同伙扔掉江铭的游戏机,难道只是看不惯他玩游戏?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种怀疑。那么,在这一细节上,罪犯的聪明超过了警察。
还有,缉毒总督察李振邦为了救儿子,错过了状况。执行小组中了毒犯的圈套,八名警员被烧死,而李振邦幸免逃过一劫。这样的处理,似乎不妥当。
本片何为爆裂点?我没有感受到。如果说有,倒是它的片属曲《大丈夫》。歌曲本身有气慨,但与本片人物形象似乎不太契合。
片尾曲:男儿一生要经过,世上磨练共多少?男儿一生要几次,做到失望与心焦。我有无边毅力,挨尽困难考验,立誓披荆斩棘心里,更显永不折腰。大丈夫一生要经过,困难磨练共多少?大丈夫一生要几次,落拓失望与心焦。冷雨狂风历尽,人格更光耀,立地顶天汉子心里,磊落永不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