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查理宝典第四章第三讲听课复盘》
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
知识不过是某一方面的学问,是对变相世界的描述,把所有动态的事物和规律固化出来后就变成了静态的知识。
可是静态的知识没生命力,如果不懂应用就无法驾驭,就必然钻牛角尖,这样的知识对生命毫无用处。
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智慧是驾驭知识的能力,所以智慧才是力量。
最基本的智慧里包含了做人的道理,包含了取舍之道,只有懂得了做人和知止,才能够起码懂得应用知识。
盼盼老师讲的曾国藩复出前后的对比,就是明证。芒格更是把知识活学活用的典范,在芒格那里没有空挂的无用的知识,所有知识都能被他纳入他的多元思维模型的整体框架之下,为他的多元思维模型添砖加瓦锦上添花。除了活到老学到老,除了活学活用,还要遵守重要的道德规范。
如何获得普世智慧?
一、认识自己,理解他人
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同时注重和现实世界的现实联系,普世智慧是为现实世界服务的。
蔡志忠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成为很厉害的人,不是因为很努力,而是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怎样把它做好。这也正是芒格所说的“能力圈范围”,找到天赋所在,并时时磨练它,把它磨亮。
每个人都要选择自己的人生之道,但在这之前要先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去?
充分认识自己是理解他人的开始,前者是智慧,后者是慈悲。
二、终身学习,开放接纳
活到老,学到老,一直保持开放、接纳的心态,破除我执,跨学科融合,少造墙、多修桥。
三、实践总结,复盘运用
有些人知道如何利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沃土,在这片沃土上,每年能结出三次果实;而其他一些人(为数众多)则只会逐命运之流。人分为两类:一种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另一种人则是化神奇为腐朽,绝大部分人是后者,前者为数寥寥。古往今来,大多如此。